分析師:中國內地企業明年在美國和香港IPO數量有望增加
10月29日消息,多位科技行業分析師預測,中國內地企業明年在美國和香港地區的IPO活動預計將增長。這一預測基於今年若干在中國內地以外成功上市的高調案例,這些案例顯著提升了投資者對企業上市後盈利退出的信心。
具體而言,中國自動駕駛領域的佼佼者文遠知行於上週五在納斯達克順利掛牌,其股價首日即飆升近6.8%。而本月早些時候,中國自動駕駛出租車運營商小馬智行也向納斯達克提交了上市申請,這兩家公司長期以來都希望能夠上市。
然而,自2021年夏季滴滴IPO以來,鮮有大型中資企業選擇在美國紐約上市。這一現象引發了美中兩國監管機構對於此類上市活動更爲嚴格的審查。滴滴作爲網約車行業的領頭羊,在上市後不久便被暫時停止新用戶註冊,並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被強制退市。
此後,美國和中國監管機構已就中國公司在紐約上市的相關程序進行了澄清。但國際緊張局勢以及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仍然對中國企業在美國的IPO活動產生了顯著影響,導致其數量大幅減少。
對此,私募股權業務領域知名公司Morrison Foerster駐香港的全球聯席主席馬爾西亞·埃利斯(Marcia Ellis)在電子郵件中指出:“在經歷了幾年的市場低迷之後,我們普遍預計IPO市場將在2025年迎來複蘇。這一復甦將受到利率下調以及(在一定程度上)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的積極影響。”
她補充道:“儘管市場普遍擔憂中美之間的監管摩擦,但這些擔憂的問題實際上已經得到解決。如今,中國內地企業對在香港或紐約上市的興趣日益濃厚,這主要是因爲在內地上市面臨諸多挑戰,以及股東們日益迫切的迅速退出需求。”
香港交易所官方網站的數據顯示,今年已有42家公司成功登陸港交所。截至9月30日,尚有96家企業的IPO申請正在審覈或處理流程中,等待上市的機會。
上週,中國人工智能及汽車芯片領域的領先企業地平線機器人,以及國有瓶裝水巨頭華潤飲料,在香港完成了上市。
據全球IPO追蹤機構復興資本(Renaissance Capital)統計,這兩起IPO已成爲香港交易所今年內(不包括內地上市企業)規模最大的IPO案例。復興資本還透露,中國快遞行業的領軍企業順豐速運計劃於下個月在香港上市,而中國汽車製造商奇瑞則瞄準了明年的上市窗口。
然而,安永(EY)全球IPO業務主管喬治·陳(George Chan)本月早些時候指出,今年香港IPO市場的整體節奏略低於市場先前的預期。他強調,第四季度通常不是企業上市的理想時期,並預測大多數企業可能會選擇至少等到明年2月再行上市。
喬治·陳還稱,在與早期投資者的交流中發現,他們“對明年的上市前景持非常樂觀的態度”,並正在積極爲公司的IPO做足準備。在此期間,計劃上市的企業大多聚焦於生命科學、科技或消費領域。
先香港,後紐約
過去數週,得益於中國公佈了經濟刺激計劃,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信心顯著增強。加之低利率環境使得投資股票相較於債券更具吸引力,恆生指數在連續四年走低後,今年迄今已實現超過20%的強勁反彈。
全球知名的另類資產數據及市場分析平臺Preqin(睿勤)大中華區私募資本業務副總裁賴瑞斌(Reuben Lai)指出,衆多在香港上市的中國企業亦將此視爲試探投資者在其他國家上市興趣的契機。
埃利斯分析道:“國際緊張態勢進一步鞏固了香港作爲首選上市地的地位。然而,美國資本市場的深厚底蘊與廣泛影響力仍促使衆多企業認真考慮紐約作爲上市地點,尤其是那些專注於先進技術但尚未實現盈利的公司。這些公司有時認爲,他們的業務模式與增長故事在美國投資者中更能獲得共鳴。”
根據安永提供的數據,自2023年以來,在美國證券交易所進行的IPO中,外國公司佔比超過半數,這一比例達到了20年來的最高水平。
安永公佈的大型跨境IPO名單揭示,由吉利集團支持的電動汽車製造商極氪,以及中國全資擁有的亞瑪芬體育,均於今年早些時候成功登陸美國資本市場。
中國電動卡車企業葦渡科技已明確表示,計劃於2025年上半年在美國進行IPO,並打算下半年在歐洲進行雙重上市。該公司雄心勃勃,目標是在2027年前交付1萬輛電動卡車。值得注意的是,葦渡科技於週日宣佈將其全球總部遷移至比利時。
中國內地企業在美國和香港IPO市場的復甦,無疑爲衆多基金提供了兌現早期投資初創企業收益的重要渠道。近年來,IPO數量的減少降低了投資者支持初創企業的意願。
Preqin的賴瑞斌表示,在近期成功將資金部署至印度和中東市場之後,投資者再次關注中國。他強調:“從現在開始,我確信中國展現出了更大的潛力,無論是在資金迴流、公司估值提升、退出環境優化,還是基金業績表現方面,均呈現出了積極的發展趨勢。”(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