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凡「智能舒適」的標籤打對了嗎?

更深刻了解汽車產業變革

出品: 電動星球News

作者:浮雲騎士(參數丨圖片)、JOY

責編:JOY

在廣州車展前夕,飛凡辦了一場「共創交流會」,主題是「智能舒適進階」。

「智能舒適」我們都知道,是飛凡從 F7 上開始主打的,那麼這次「進階」,則是着眼於 2024 款飛凡 R7。

面對最初上市版的 R7 遇冷,飛凡在努力「求變」,甚至發佈會上亮出了 18.99 萬的 24 款飛凡 R7。

縱觀飛凡本次推出的兩款產品對比前版 的調整、優化、升級,背後都有同一個錨點——智能、舒適。

不管是配合「 RISING PILOT 」智駕方案的底盤調教和三電方案優化,還是本次的重點內容智能座艙,都離不開對於智能、舒適這四個字的追求。

「我們在不斷打磨這兩款產品,希望通過品牌、渠道、產品的優化調整,以及定價的重塑,讓它重新迴歸到消費者的購買清單上。」飛凡汽車 CEO 吳冰這樣說道 。

他認爲隨着中國汽車市場進入智能化時代,飛凡通過整合上汽集團優勢資源,可以用輕資產的模式來換取「更輕、更快、更聚焦於產品」的能力。

爲的就是做出兩個化,一是聚焦差異化;二是效率最優化。

爲什麼要錨定「智能舒適」 ?

要做到聚焦差異化,首先就是找準自己的定位,錨定自己在這個市場中的生態位。對於飛凡品牌來說,「智能舒享移動空間」,這就是我們給它的定位。吳冰在現場這樣解釋到。

他們認爲從 2018 年以來,從行業、再到消費者,他們的關注度逐漸聚焦於以下三點:追求科技化,必須舒適,娛樂也不能少。

飛凡對「智能舒適」的理解,已經到了 2.0 版本,除了智能化以外,還要看中數據化和場景化。因此飛凡在 2024 款 R7 上,推出了三張王牌:巴赫座艙、多元能量形式以及灣域動態駕駛系統。

從飛凡 F7 延續到飛凡 R7 的巴赫座艙,還繼續承接着其在物理層面的舒適,根據人體工學打造的巴赫座椅,守護人類的尾脊骨。

從視覺層面,RISING MAX 3+1 的巨幕,華爲 AR-HRD + RISING OS 交互系統,將智駕和娛樂體驗打通。

預計年底,這套交互系統還會打通手機域,也就是和 OPPO、VIVO 和小米的車手互聯。後續也會提供諸如大模型搜索、 AIGC 等更多的服務到產品中去。

第二張牌就是可充、可換、可升級電池的補能方案。

目前,飛凡已經接入了超過 68 萬根公共充電樁,陸續建立了幾十座換電站。這些換電站由捷能智電和中石油、中石化共同運營,並且打造了雙倉換電站,換電時間縮減到一分半,並且過程中不斷電,可以繼續享受車載影音系統。

此外,飛凡對能耗還做了優化,通過對 BMS 系統升級,讓續航里程得到實質性的增長。

第三張王牌,就是灣域動態駕駛系統。如果說巴赫座艙是靜態維度的「智能舒適」,那動態維度的舒適則有「灣域動態駕駛系統」來實現。

它所帶來的,第一是開的人舒服,第二是坐的人更舒服。

從 XYZ 軸三個方向減少車輛「多餘的動作」,比如通過減少懸架跳動行程,加上橫的風抑制補償等,做到線性的加減速、通過舒適剎停抑制車輛的點頭等等,提高車內成員的舒適度。

獨立運營

關於飛凡與榮威 MG 將要合併的消息,甚囂 塵上。

而本次「共創交流會」,吳冰正面給出了回答:

「第一,飛凡保持獨立運營,聚焦核心的業務,在渠道上、品牌上、運營上保持它的獨立性。

第二,飛凡和乘用車的中後臺是 1 + 1 的模式,對等投入全量最優資源,打造更爲強大的中後臺。

第三,用戶感知不變,體驗持續提升。」

前臺業務的獨立運營是用戶體驗的有力保證,而中後臺 1+1 模式的加持則是體驗持續提升的底氣。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始終都是爲了在新的局面中做好成本管理,實現效率最大化。

所以,飛凡的中後臺、生產製造、工程開發、技術研發,都大量整合了上汽的技術和資源,還和上汽共同創立了設計、智駕、數智和智電四個共創中心。

「我是希望能夠在中後臺的管理上,更加一體化,更加一致化,能夠充分利用好我們現在所具備和掌握的規模效應、管理效應和管理能力。我們所有的目標,是爲了更好的產品體驗、更強的資源支持以及更快的響應速度。」吳冰這樣解釋道。

飛凡的大數據洞察顯示:63.7% 的用戶選擇前一版的 F7 ,是因爲飛凡巴赫座艙的豪華感和舒適性。可能正是這樣的反饋,讓飛凡「用科技兌想象」的願景有了「智能舒享移動空間」這樣的落點。

飛凡的品牌標籤是本真,開拓和品位;口號是「成就我的飛凡」。「深耕智能舒適的差異化賽道,決策新能源未來的生態位,這就是飛凡品牌未來的決心。」

沒有人可以預見未來,誰也不知道我們所面臨的科技爆發,產業的升級會在哪裡停止,就像誰也不知道飛凡的「智能舒適」是否能在未來長久命中消費者的心理。

你覺得這個「智能舒適」的標籤,飛凡打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