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東公安:三面錦旗的故事
一面錦旗,承載着一段故事,凝聚着一份力量。對於民警而言,它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是指引方向的燈塔。2025年3月25日,撮鎮派出所戶籍大廳在一天之內收到了三面錦旗,這不僅是戶籍民警真誠爲民服務的體現,更是人民羣衆對公安工作的認可與信賴。
“您好,我的戶籍在內蒙古,是小時候隨父母打工時登記的。現在我打算遷回本地,我和孩子的戶籍都在那邊。那邊告訴我手續不全,而孩子即將面臨入學問題,我該怎麼辦?”2025年3月15日,羣衆宋女士焦急地向撮鎮派出所戶籍大廳民警求助。
民警在瞭解情況後,首先安撫宋女士的情緒,然後幫助她聯繫了寧夏的戶籍派出所,並詳細溝通了當年的情況。通過“跨省通辦”工作平臺,覈對了宋女士及其孩子的身份信息。經過多次溝通,兩地公安機關確認無誤後,迅速爲宋女士及其孩子辦理了戶口遷移。宋女士感激不盡,特地製作了一面錦旗,送到了撮鎮派出所戶籍大廳。這面錦旗,不只是帶有文字的標誌,更是警民之間深厚情誼的見證。
“這麼複雜的事情,只需跑一次,撮鎮派出所辦事效率真高!”何女士滿意地說。
2025年3月10日,華盛大運城的居民何女士通過電話諮詢戶籍民警,瞭解其子“認祖歸宗”的程序。電話中,民警得知何女士因工作繁忙,兒子出生後一直寄養在阜陽的姐姐家,戶口也登記在姐姐名下。現在兒子已成年,何女士希望將戶口遷回。爲了確保何女士不走彎路,民警詳細解釋了辦理流程,提示了所需準備的材料,並主動與當地派出所溝通,確保數據多跑路,羣衆少跑腿。
不久,何女士順利完成了相關手續。她原本以爲流程複雜,可能需要多次往返阜陽,但撮鎮派出所戶籍民警的專業高效和細緻耐心,讓她感到特別感激。在來派出所領取兒子新身份證時,何女士將一面錦旗送到了戶籍民警手中。
2025年3月20日,長臨河鎮的居民武先生帶着一大摞資料來到撮鎮派出所戶籍大廳,申請分戶。原來,武先生兄弟三人一直共用一個戶口,現在都已成家立業,打算分戶。但因大哥在醫院康復治療無法到場,弟弟在外地打工,證件也無法及時提供。
爲了方便羣衆,民警詳細瞭解情況後,指導武先生通過微信與其大哥和弟弟聯繫,確認分戶信息,並採取“容缺辦”和“承諾辦”的方式。最終,武先生成功辦理了分戶業務,對民警的高效服務讚不絕口。儘管民警多次婉拒,武先生還是堅持在3月25日送來了代表全家心意的錦旗。
這三面錦旗,代表了羣衆對公安戶政業務的肯定,也將成爲戶籍民警不懈努力的動力。未來,撮鎮派出所將繼續優化服務模式,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能力,以一顆爲民服務的初心和一份真誠爲民的熱情,迴應人民羣衆對公安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東公新 朱夏雲 記者 張毅璞 實習生 張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