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臺大生歧視文?他諷喊選總統「65歲外省男吊起來」 網炸鍋

臺大發生學生言論歧視特定族羣及性別事件,校方發佈聲明表示遺憾與自責。圖爲臺大傅鍾。(本報資料照片)

臺大經濟系21日公佈學生會正副會長選舉公報,其中一組候選人政見爆出性別與外貌歧視,政治不正確內容引發輿論炸鍋。知名作家張大春對此發文表示,這些文字之所以令人嫌惡,是因爲試圖諷刺社會現實的話語,似乎正是該學生們自己的態度,但諷刺文真正的目的在糾正惡行。而另一作家朱宥勳則發文仿「歧視體」,直呼他要選總統,政見是「65歲外省男人通通用十字架吊起來」,反擊張的「已知諷刺」,引發批評。

朱宥勳23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我開始考慮參選總統。政見第一條就是:凡65歲的外省男人,通通用十字架吊起來,沿着臺灣海岸線綁一排,來測試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之說是不是真的。我相信張大春聽到這條政見一定會理解我的,因爲他是那麼有學問,有學問到『已知諷刺』!」網友則不以爲然,直批「政見不錯!你這種人才,加入民進黨了沒?」、「你的言論好可怕,跟那兩個臺大學生差不多」、「你以爲自己很好笑嗎?」

張大春同天稍早發文表示,山繆·約翰生在他編撰的英文字典裡將「諷刺文」(satire)定義爲「一種責難邪惡與愚蠢的詩」。John Dryden 則聲稱「諷刺文真正的目的在於糾正惡行。」前者提醒我們:諷刺文不是尋常語言,後者則強調:諷刺文自有其嬉笑怒罵之外/之上的道德責任。

張大春提到,但是《格列佛遊記》的作者史衛夫特的觀察卻另具深刻的視野。他在《典籍之戰》一書的前言裡如此寫道:「諷刺文是一面鏡子,在那裡頭,看的人看不見自己的臉,卻只看見別人的嘴臉。那就是諷刺文爲什麼在這世界裡受到歡迎,以及那麼少的人爲它觸怒的原因所在。」

張大春指出,臺大(尤其是經濟系學會)這兩天成爲箭垛子,似乎史衛夫特沒有完全說對,因爲果然有那麼多人被觸怒了。這些義憤填膺的人讀到了諷刺文,卻不覺得那是諷刺文,他們讀到的是貨真價實的低貶與歧視,而非出自模擬嘲諷(burlesque)修辭技法的社會批判。

張大春強調,公報附錄的文字之所以令人嫌惡,乃是因爲試圖諷刺社會現實的話語,似乎正是學生們自己的想法和態度。在史衛夫特的哈哈鏡裡現形的根本不是面目猙獰的社會大衆,卻是陳、謝二生,及他們同一系所的同學,甚至也包括他們那些沒有盡到教誨責任的老師。以及臺大。

張大春直言,實在很想告訴在這一起「事件」中,那些炎上的以及被炎上的、道德的以及不道德的、歧視的以及被歧視的、諷刺的以及被諷刺的、想說笑話以及被當成笑話的…………你們在這一折低級的鬧劇裡所指責以及被指責的原因,都是因爲你們沒有看一本整整五十年前出版的書。《何謂諷刺》(Satire)。如果能去翻看幾頁,甚至就翻看幾行,也不至於如此曝露你們那篇選舉公報中所含藏的「邪惡與愚蠢」,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