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內蒙古東部區譯製基地 漢蒙雙語“好聲音”由此來
圖爲翻譯室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奧藍攝中新網呼倫貝爾6月26日電題:訪內蒙古東部區譯製基地漢蒙雙語“好聲音”由此來
作者奧藍
翻譯室裡,人們安靜又緊張地忙碌着,只有敲擊鍵盤和鼠標的聲音;後期製作工作室中,工作人員剪輯剛剛錄播的《石榴籽故事分享——阿爾斯楞的眼睛》視頻課件;譯製成果展廳中,工作人員爲前來考察學習的人介紹他們服務農牧民的故事……
內蒙古自治區農村牧區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東部區蒙語譯製基地(以下簡稱譯製基地)於2007年成立,目前這支十餘人的團隊已翻譯300餘萬字學習資料、譯製發放政策理論、法律法規、基層換屆選舉等相關宣傳資料4萬餘冊、拍攝製作上百部專題片和700餘部視頻課件的蒙古語譯製。
26日,中新網記者對這裡進行探訪。
“基層特別需要這個,尤其是年紀大的牧民。”譯製基地主任建軍介紹,“我們把法律法規、鄉土教材等用漢蒙兩種語言傳遞到內蒙古東部區的廣大農牧區,用視頻、音頻、課件等形式傳遞黨和國家的聲音,讓基層受教育,讓農牧民得實惠。”
譯製基地成立以來,對牧民生產提檔升級作用明顯,不僅拍攝製作了《屠宰羊技術》《奶牛飼養技術》《蒙古傳統奶食品的製作》等技術專題,還翻譯了《嘎查村級黨組織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百例》《脫貧攻堅應知應會》等材料。爲服務嘎查村社區“兩委”換屆,他們翻譯換屆政策法規、應知應會等學習資料20餘萬字;爲豐富農牧民文化生活,他們翻譯製作《中醫養生之道》《端午節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反映中華民族形象和中華文化符號的圖書影像資料……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有的翻譯需求是牧民主動提出來的。
“比如風力滅火器使用的蒙古語科普視頻,就是陳巴爾虎旗一位牧民給我們提的建議。他說,漢語的有些術語把握不準確、聽不太明白,於是我們就拍了蒙古語教學片。”譯製基地工作人員關格爾告訴記者,譯製基地還把生產生活的知識錄成音頻,這樣牧民可以邊幹活邊聽。
“這是一項嚴謹的工作,要字斟句酌。”建軍告訴記者,每一次的翻譯工作都要經過地方民委、組織部等部門的審覈。日常,譯製人員還要參加培訓。
據瞭解,這些年,譯製基地在翻譯之餘,還立足當地情況,自主拍攝了《暖冬》《失信讓你寸步難行》《記革命烈士阿爾斯楞》等漢蒙雙語紀錄片、專題片和微電影。
2019年,譯製基地開設自媒體公衆號,隨時上傳製作好的翻譯作品。目前公衆號已錄製、編輯發佈視頻、音頻講座200餘講。粉絲4000多人,關注人大多是基層牧民羣衆。
“在線上聽牧民講堂課程,我瞭解了奶食品製作的技術,對我們生產生活很有幫助。”新巴爾虎左旗甘珠爾蘇木白音布日德嘎查孫布爾一邊製作奶食品,一邊介紹線上【m.ztaxgps.com講堂的好處。
圖爲農牧民聆聽“流動講堂”。譯製基地供圖爲不斷探索實踐提升譯製[m.ngerest.com水平,譯製基地積極與內蒙古大學、呼和浩特民族學院等高校形成雙向合作機制,建立實習實訓基地。截至目前,已有400餘名大學生在蒙語譯製基地開展實習實訓活動。
譯製基地還兼職“講師團”,把自主拍攝的典型案例、典型經驗、典型人物和產業技術的專題片刻成光盤,以培訓、座談的方式將政策法規、民族團結、鄉村振興、知識技能教育等“好聲音”傳遞【m.svnst77.com延伸到草原深處。
“我們是‘流動課堂[m.pnajdas.com’,牧民在哪裡,講座就開到哪裡。我們從老百姓的角度,講他們用得到的知識和內容。”關格爾是宣講人之一,會專挑與基層牧民息息相關的事兒來講,比如基層兩委選舉、牧民貸款遇到的問題等。
上週,譯製基地在古日班賽汗夏營地舉辦了一場理論政策的講座,20多個牧民參加。關格爾告訴記者,如果是冬天忙着接生牲畜的時候,【m.mailk8.com不少牧民都通過視頻連線聽講座。
“今年這樣的講座已經辦了十幾場了。我們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今[m.kclacc.com年要走遍7個蘇木鎮。”建軍告訴記者,下一場計劃在本週末進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