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兒虐事件再發生 醫促強化社工家訪、推視訊訪視

劉姓保母姊妹虐童致死案引發社會撻伐,男童親友今稍早前公開與社工的對話,稱照片裡的男童眼神呆滯,還透露着恐懼:「兒盟社工難道看不出來?」。(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年僅1歲的幼童去年底遭兒福聯盟保母虐待致死,不僅餵食快腐壞的食物,晚上還用布條反綁雙手,呈木乃伊姿態入睡,引爆社會怒火。衛福部去年11月推動「幼兒專責醫師制度」,3歲以下寶寶都能搭配1名專責醫師,除提供兒童發展評估,還提供家庭訪視,協助揪出受虐童,不過經調查,男童並沒有分到專責醫師。醫師分析,若家長未帶孩子就醫,孩子也不會進入專責醫師制度,關鍵仍在社福體系。此案去年12月家訪改期後就傳來噩耗,醫師建議,在無法實體家訪時,可透過視訊訪視先行確認,並留下紀錄。

衛福部去年11月起,將1月1日出生的新生兒全面納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並鼓勵3歲以下、尚未加入的家庭踊躍參與,爲孩子定期提供疫苗注射、篩檢、兒童發展評估。一旦多次聯絡不上,就會馬上通報社會安全網,揪出受虐、被疏忽的幼兒。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指出,面對兒虐,醫師最重要的是通報,但若家長、保母沒有把孩子帶來看病,就難以發現。在就醫過程中,醫師若發現孩子外觀出現莫名其妙的傷痕、骨折、新舊傷口雜陳、反覆受傷,且無法用醫學解釋時,就需要懷疑是虐待。舉例而言,若家屬稱孩子跌倒,但受傷的部位卻是生殖器,就需要提高警覺。

林應然說,針對高風險的幼兒,「幼兒專責醫師制度」之下,衛福部提供醫師家庭訪視的給付,但每案每年只有1~2次。雖然理論上來說,最好每個小孩都接受家訪,但醫師人力有限、時間有限,並沒有那麼有空,仍須仰賴社福體系及左鄰右舍的敏感度。

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歐良修認爲,類似男童的事件,必須仰賴訪視人員的追蹤。根據媒體報導,此案在2023年9月、10月、11月,社工都有進行當面訪視,但12月時改期,月底就傳來噩耗。若因特殊狀況追蹤,沒有實際看到小朋友,應可以用視訊確認,並留下記錄,但不宜完全代替實際訪視。

「訪視不會隨時抽查,安排好了也會被掩飾,不見得可以看得到(傷口)」。林應然表示,家庭訪視的確能找到兒虐的蛛絲馬跡,但若家屬、保母不讓訪視,也難以發現。由於訪視一定是事先約好,若有意掩飾,也不見得看得到,除非不定期訪視,纔有機會揪出異常。防範兒虐的責任不可能都在醫師身上,左鄰右舍若察覺孩子有莫名其妙的哭聲、頻繁的哭聲,就應通知警察局,共同爲下一代的安全把關。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有家暴事件請撥打113保護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