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旭東紀念館開放 百年建築展新顏
文化中國行 四普津行時
原標題:範旭東紀念館今日開放 再現民族化工業發展歷程(引題)
邊普查邊保護 百年建築展新顏(主題)
天津日報記者 劉桂芳 張帆
在濱海新區解放路與東大街交口處,一棟古樸的百年建築矗立在街口,這座英式二層小樓顯得格外醒目,彷彿一位歷經滄桑的老人將歲月風雲刻進斑駁的紅色磚瓦中,無聲訴說着昔日的輝煌與榮耀。
這裡是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以下簡稱黃海社)舊址,是中國第一個私立化學工業研究機構,於1922年由愛國實業家範旭東出資創建。在潛心三十年化學研究的歷程中,它爲永利制鹼廠、久大精鹽公司解決生產技術上的難題,造就和培養了一批科研技術人才,爲民族化工業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今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濱海新區區委區政府、新區文化和旅遊局、渤海化工集團、渤化永利化工公司共同出資,對黃海社進行了修繕,改建成範旭東紀念館,將於今日正式對外開放。”濱海新區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隊成員劉妍告訴記者。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劉妍說:“在普查工作中,我們要做到‘邊普查邊保護’,對文物的保存和活化利用情況都要全面及時地瞭解。作爲不可移動文物,黃海社舊址本身就是歷史的見證。在普查中,我們也注意到,文物本體保存較好,在修繕中也儘量保持了文物原貌。”
怎樣做好文物修繕工作?在與天津大學建築設計院專家制定修繕方案後,該項目施工方負責人王俊與團隊秉持“修舊如舊”的原則,修繕順序是從頂部到牆體、內部、地面,最後到院落。
在整個修繕過程中,屋頂和外牆是重點。王俊說:“屋頂從外面看是紅色尖頂四面坡式樣,內部則是木結構支撐。我從非常窄的檢查口爬上去,看到裡面的情景時,很是驚歎。它太漂亮了!我從事文物修繕工作30年來,這是第二次見到這種‘佛手撐’的木結構,上一次是很多年前在山西。”
王俊口中的“佛手撐”,是屋頂內部紅松質地的木結構,像一個掌心向上的佛手,把整個屋面托起來。整個木架,包括橫樑、斷面柱都通過卯榫結構連在一起。在修繕過程中,他們先用環氧樹脂給木結構上的裂縫填縫,以加強木質強度,還能起到防蟲、防黴的作用;然後通過紅外線掃描、三維建模、採集數據,進行整個木結構的校正;接着進行加固——用鋼板做成“對面夾”,採用抱箍形式加固。這些工作全部完成之後,再整體做防蟲、防黴、防腐、防火的處理。“這次修繕、加固之後,保證這棟建築百年沒問題!”王俊自信地說。
外牆的修復過程也頗費思量。此前,整棟小樓的外牆都被水泥砂漿遮蓋,看不到原來真實的牆面樣貌。怎麼才能把水泥砂漿面剔除,同時又儘可能不傷害原有磚牆面?王俊和他的施工隊犯了難。他們向文物專家、建築專家請教,反覆研究操作方案,經過兩個多月的研究,最後決定採用“斷面法”。
“所謂‘斷面法’,通俗來說就是給牆體的水泥砂漿覆蓋層做一個‘小手術’,截取兩層或者三層牆體做一個斷面,工人們用純手工的方法一點點剝離水泥砂漿,再對裸露的磚牆面做防水處理。”王俊介紹,整個施工過程由8個工人分4組進行,用了8天才全部完成,“這種看起來笨拙的‘土辦法’,卻是最能有效降低對牆體的傷害,也讓塵封多年的磚牆露出了真顏。”
文物修繕,要在每一個細節上下功夫。“我們保留了屋頂原本完好的瓦片,把破損的瓦通過重新開模定製的方式一比一還原,重新替換並做防水處理;水磨石地面先修補,再經過研磨、拋光、打蠟,達到煥然一新的效果;建築的全部門窗也都保留了原貌,採用進口的印尼菠蘿格木進行修復。爲了讓建築整體更加美觀協調,我們還把外圍原來的鐵柵欄換成了當時的磚藝牆,所用的磚材都是根據建築本體磚材的形制‘淘’來的舊磚。”王俊說。
黃海社經過修繕後,作爲範旭東紀念館將正式對外開放。這棟爲民族化工業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百年建築,將以嶄新的面貌煥發出新時代風采。該館館長周浩說:“館內常設的‘工業先導、功在中華’——範旭東的光輝人生展覽分爲五個部分,全景式回顧範旭東等民族化學工業先驅開創民族化學工業先河的艱辛歷程。在展陳中,我們還陳列了多件範旭東與梁啓超、上海商會會長聶雲臺、生物學家秉志等民國時期歷史名人的書信,真實再現他爲中國化工事業奮鬥三十餘年,嘔心瀝血、披荊斬棘的艱辛歷程。”
來源:天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