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高熱,暑假高發!此病“無疫苗無特效藥”,怎麼知道孩子感染了?

最近流行的疾病有好幾種,腺病毒感染爲其中之一。暑假到來,孩子們喜歡的游泳館、水上樂園等都是適合細菌繁殖和病毒傳播的場所。因此,暑假也是腺病毒高發的時期。

唯嘉兒科副主任醫師劉瀟解釋,說起腺病毒,大家可能較陌生,但提起“紅眼病”,大家就熟悉了。其實,紅眼病,本名是病毒性結膜炎,通常是由腺病毒感染引起的。但是,腺病毒感染不止引起“紅眼病”,還有反覆高熱、劇烈咳嗽等讓家長聞之色變的症狀。今天,劉瀟爲市民科普腺病毒相關知識。

什麼是腺病毒

腺病毒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病毒,包含60多種血清型,可以引起多種疾病,如普通感冒、結膜炎、支氣管炎、肺炎等。除了呼吸道疾病外,它還能引起腸胃炎、膀胱炎、胰腺炎等。

有研究表明:嬰幼兒發熱性疾病中5%至10%是由腺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較弱者或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臟病患者感染後引發嚴重疾病的風險較高,可能會出現重症和危重症,甚至死亡。

腺病毒感染在世界範圍內流行,其流行的規律隨地域和氣候而變化。在我國,北方地區冬春季、南方地區春夏季爲腺病毒感染的高發季節。

腺病毒主要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其次是接觸、糞-口途徑傳播。這種病毒的傳染性較強,不只是兒童,各年齡段人羣普遍易感,尤其是在密閉、擁擠和潮溼的環境中可引起暴發流行,如學校、托幼機構、室內游泳場所等。

腺病毒感染有什麼表現?

不同型別腺病毒,感染症狀不同,引發的疾病也不同。

1.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

2.消化道感染:胃腸炎、肝炎、出血性結腸炎、胰腺炎等。

3.眼部感染:流行性角膜結膜炎。

4.其他:出血性膀胱炎、腎炎及腦膜腦炎等。

其中,以呼吸道感染最爲常見,主要表現爲持續高熱,體溫多在39攝氏度以上,退熱後很快復升;精神萎靡,面色欠佳,食慾不佳;肺部可有喘息聲,多見於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

胃腸道感染的兒童易出現稀便或水樣便,也可出現嘔吐、發熱等症狀,少數兒童腹瀉可持續數月。

眼部感染的兒童表現爲高熱、咽痛、眼部刺痛、結膜充血、眼屎多等,由此引起的角膜結膜炎具有自限性(即可以自愈),出現角膜混濁時可能會延長病程,但不會對視力造成永久性傷害。

一般而言,輕症兒童在高熱(39攝氏度以上)同時會伴有咳嗽、喘息,一般7至11天體溫恢復正常,其他症狀隨之消失。重症兒童高熱會持續2至4周,一些兒童最高體溫超過40攝氏度,呼吸困難多始於病後3至5天,伴全身中毒症狀,精神萎靡或煩躁、易激惹,甚至抽搐。

如果感染腺病毒後病情嚴重,控制不佳,可能會加劇病情,如出現縱隔氣腫或皮下積氣、胃腸功能障礙、膿毒症、中毒性腦炎或腦病、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呼吸衰竭等,甚至導致死亡。

由於嬰幼兒及學齡期兒童免疫系統發育尚不成熟,缺乏相應的腺病毒保護性抗體,一旦感染腺病毒,比成人更容易出現重症感染。也就是說,腺病毒感染對於兒童而言,是可能致命的,切不可大意。

特別提醒:一旦兒童出現持續高熱、劇烈咳嗽、氣促等症狀,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老年人和免疫力較低的成人也應如此。

做什麼檢查確認腺病毒感染?

針對腺病毒感染的有效檢查主要有3種:核酸檢測、抗原檢測、病毒培養。

首推核酸,一般是鼻咽拭子,也可以查眼睛分泌物、扁桃體分泌物、糞便,檢查結果出來快,結合臨牀表現基本可以診斷。

其次,抗原檢測。優點是檢查結果出來快,但敏感性較低,可能會漏診。

最後,病毒培養需要時間較長,主要用於實驗室研究。

腺病毒感染怎麼治療?

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羣感染腺病毒一般可以自愈,往往只需對症治療。

以對症治療爲例,兒童體溫升至38.5攝氏度以上,可以通過冰敷等物理措施降溫,必要時遵醫囑口服退熱藥(含有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成分的退燒藥,荊竹清解口服液)對症退熱;若有鼻塞的問題,可以用生理性海鹽水清洗鼻腔;出現嚴重咳嗽症狀,可遵醫囑進行霧化吸入治療等。

需要提醒的是,一般情況不需要使用抗病毒藥物(如干擾素、奧司他韋、抗病毒口服液等),也不需要使用各種抗生素,除非合併細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如何預防腺病毒感染?

目前,尚無明確針對腺病毒感染的特效藥物,也暫無預防腺病毒感染的疫苗,主要方法就是對症治療。因此,預防腺病毒感染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個人防護。

怎麼避免泳池傳播?

泳池潮溼,溼度和溫度很適合細菌繁殖和病毒傳播,尤其是缺乏陽光直射的室內泳池。要知道,腺病毒需要紫外線照射30分鐘以上,或者使用含氯消毒劑才能滅活。

因此,家長儘量不要帶2歲以下兒童去公共泳池游泳。對確有游泳需求的兒童,家長應給兒童做好防範措施:

1.選擇正規游泳場所。

2.游泳過程戴好泳鏡、泳帽等,不要用手揉眼睛。

3.游泳結束後,沖洗乾淨身體,儘快刷牙漱口。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