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 75 雞尾酒:名稱竟與一戰有這般淵源

雞尾酒充滿了諸多神秘色彩。除了以複雜的方式混合烈酒外,它們還反映了飲酒趨勢並承載着歷史故事。有些甚至與特定的歷史時刻交織在一起:例如,羅斯福總統如何推崇髒馬天尼。與之類似的還有法國 75 雞尾酒,它得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

這種飲品的歷史可追溯至 20 世紀那個動盪的時期,最初由巴黎的一位調酒師調製而成。許多人認爲酒吧老闆亨利·特佩(Henry Tépé)調製出了第一批,但就像調酒界的許多故事一樣,確切的來源並不確定。可以明確的是,到 1915 年,這種飲品出現在了印刷品中——特別是《華盛頓先驅報》——名爲 Soixante Quinze,在法語中意爲 75。這個數字指的是當時正在進行的戰爭中使用的高效的法國 75 毫米野戰炮。

這樣的命名可不只是拿這種飲品的效力開玩笑。這種大炮在 19 世紀末秘密研發,徹底改變了火炮的性質。這種武器憑藉其快速射擊、便攜性和致命性,爲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帶來了新的優勢。它成爲了一種象徵驕傲的標誌,反映在當時的許多文化產物中。儘管靠近活躍的前線,當時巴黎的酒吧仍生意興隆,用任何可用的烈酒調製出濃烈的飲品。在這樣的飲酒背景下,這種雞尾酒的名字成爲了民族自豪感的象徵。

如今的法式 75 雞尾酒確實酒勁很大,把一份杜松子酒、檸檬汁和簡單糖漿調配在一起,然後在混合物上加入幹香檳。用高腳笛形杯盛裝,這是一種口感干與酸微妙平衡的飲品,盡顯優雅,不過也容易讓人不知不覺就貪杯。

此外,它也可以通過簡單地改變基酒,成爲 最好的干邑雞尾酒之一。這種酒液使它具有更濃郁的特質,還略帶些香料風味。而且還有一些其他以這個名字爲基礎的變體——比如使用波本威士忌的法國 95 號,或者使用龍舌蘭酒的墨西哥 55 號。在其現代的詮釋中,不變的是幹香檳頂料,它增加了氣泡感並增強了效力。然而,最初的版本實際上根本不包括氣泡酒。

相反,巴黎首次有記載的配方是將等量的杜松子酒、石榴糖漿和蘋果白蘭地混合在一起,最後再加入一些檸檬汁。在發明後的十年裡,它經歷了多種形式的變化,加入了像蘋果白蘭地和苦艾酒這樣的成分,直到 1927 年才確定了今天常用的成分,儘管是加冰飲用。這種飲品一直在變化,於 20 世紀 80 年代變成了如今的高腳杯形式——展示了一個名字可以有多少種變體。

1927 年,小法官(Judge Jr.)在一本簡編中發表了首次將杜松子酒和香檳融合在一起製成的法國 75 雞尾酒。這種雞尾酒被裝在大而圓的柯林斯杯裡,杯中裝滿了冰塊;有人認爲選擇這種杯子是爲了讓人聯想到炮彈。儘管這是該飲料的現代成分首次以有記錄的比例混合在一起,但這並非香檳和杜松子酒的首次烈酒搭配。

早在 19 世紀,這樣的組合就已然頗受歡迎,在印刷品中多次現身。1867 年,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就喜歡喝一種由香檳、杜松子酒和檸檬製成的飲品——這跟後來的法國 75 雞尾酒極爲相似。維多利亞女王的兒子也喜愛杜松子酒和起泡酒的組合。這種搭配相當突出,在大英帝國被稱作“國王的釘子”。

事實上,在混合飲料中使用香檳這一做法是在“雞尾酒”這個詞的起源幾十年後纔出現的。1862 年出版的傑瑞·托馬斯(Jerry Thomas)頗具影響力的《如何調酒,或享樂主義者的伴侶》(How to Mix Drinks, or The Bon Vivant's Companion)中就包含了一個配方。所以,當這個法國名字被用於這種強力組合之時,它幾乎不是一種創新,而是早已形成的飲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