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的孜孜不倦,是爲了更好地與你相遇
期待了二十多年的相遇,會是什麼樣子?今年羊城的秋天來得特別早,清爽的秋風讓鎮海樓前參天的大葉榕樹都歡快地搖曳起來,廣州的秋確實與北方漫山遍野的橙黃搭不上邊兒,直觀的感受倒是那如湖水般清透愜意的涼綠。
————AUTUMN
湖水綠正是清代廣彩瓷器中的典型用色,也是廣州博物館今天要推介給羊城市民的這本《廣州博物館藏廣彩瓷器》所選用的基調色。舊時的廣州黃埔港總是異常繁忙,在貿易季節裡停滿了懸掛各色旗幟的外國商船,廣彩瓷就是適應外商需求而出現的一種獨特的外銷藝術彩繪瓷。它們既融合我國傳統彩繪瓷器的精髓,又吸收了西方的繪製技法及裝飾工藝,是中西方文明交流與借鑑的結晶,三百多年來,一直是我國外銷陶瓷的主要品種之一。
瓷器以“彩”命名,是因爲這瓷胎上的萬千景象,都是靠斑斕的色彩營造的,紅黃藍綠紫,成就了一個令西方世界着迷的中國繁麗景象。廣州瓷匠們還自行研製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廣式彩料”。比如“水青”,比它的另一個名字“廣翠”聽起來似乎更美,雖類似青花的藍調,卻深邃變幻;西紅的施彩厚薄自如,色彩曼妙與美人臉上的胭脂無二;還有鶴春更是個地道的廣州詞兒,色似蛋殼的青色,因廣州話中稱蛋爲“春”而得名;而今天的主色調“水綠”,就是像湖水一般美輪美奐了!
從本世紀初開始,在國內尚不瞭解什麼是廣彩瓷的時候,作爲城市綜合博物館的廣州博物館率先接觸、瞭解這種原產於廣州的外銷瓷類型,並開始了系統的海內外徵集工作。昔日循着廣彩瓷器傳播路徑遠赴海外徵集的團隊中,有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姑娘,總是生怕漏了什麼信息,用心收集整理每一件迴歸故土的文物故事:數百年前的定購者都是什麼樣的人?紋飾有什麼特殊的來源和涵義?瓷匠們又是如何想方設法讓瓷器完美展現出外商喜愛的中國色彩?這點點滴滴的疑問和答案便是在歲月的流逝間慢慢沉澱積累下來的。
經過20多年銖積寸累,廣州博物館的廣彩藏品已達1600多件(套),其中三級以上珍貴文物就有484件(套),逐步形成了年代序列完整、種類豐富、時代風貌鮮明、歷史信息相對完備的藏品特色。2024年秋,其中被精心選取的351件(套)清代廣彩瓷終於集結成冊,與廣大市民見面。當年攜文物迴歸的姑娘,正是這本圖錄的執筆之人,不知道在這字裡行間,您是否讀出了博物館人的拳拳之心和娓娓道來的分享喜悅?
我們將今年初秋的第一份收穫與您分享,愛美的你也無需守在展廳,找個翠綠悠然的湖邊吧,翻開斑斕彩頁,在油墨的清香裡,賞廣州彩瓷,嘆羊城初秋!
公衆號 | 廣州博物館
視頻號 | 廣州博物館
小紅書 | 廣州博物館
微博 | 廣州博物館
撰稿 | 鄧玉梅
攝影 | 姚 亮
美編 | 秦 陽
校對 | 鄧穎瑜
審校 | 劉穎穎
審覈 | 朱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