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創業”的之江實驗室 35歲以下人員佔比超70%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崔文瀚

記者 蔣雨彤 實習生 黃禎楨

走進之江實驗室天基計算系統研究中心,“良渚星座”架構圖展現在眼前。這是一個千星規模的計算星座,旨在打造開放共享的太空計算系統,構建天基智能計算基礎設施,爲通信、導航、遙感和空間科學等衛星提供天基計算服務。

爲什麼要打造一個計算星座?之江實驗室“良渚星座”總體部技術副總師李超介紹,傳統衛星採集遙感數據後,要先對數據進行壓縮,然後在衛星經過地面站上方時才能下傳數據,且數據穿過大氣層時還會產生損耗。經過這樣一段艱難的旅程,傳送回來的可用數據不足10%。

“良渚星座”的每個衛星都會搭載星載智能計算機,並相互連接,可以實現在軌計算,在太空中就可以處理複雜的數據,篩選出有用的數據,再將其下傳,大幅減少無用的數據傳輸。

據瞭解,“良渚星座”首發星座將於2025年發射,其星載智能計算機爲之江實驗室自主研發,採用工業級器件和開源操作系統,大幅降低了成本。“今年以來,團隊研發的兩款星載智能計算機已經搭載衛星成功發射,在軌運行良好。我們採用了故障自感知和軟硬件自恢復技術,能夠通過軟件保證低成本硬件的可靠運行。”李超說。

此外,之江實驗室還研發了相場望遠鏡,採用數字波束合成技術,相比於傳統的反射望遠鏡,可以同時捕捉超過1000倍廣度的天文現象。

“良渚星座”、相場望遠鏡……這些技術成果,得益於之江實驗室的“二次創業”——通過架構重建、幹部重聘、人員重組、任務重整、資源重配,對實驗室進行系統性整體性重塑。聚焦重大科研任務,之江實驗室將原有的7院32中心重組爲11個研究中心,並重新選聘中層幹部67人,其中面向一線選聘優秀青年幹部26人。現在,之江實驗室共有全職員工1700餘人,其中35歲以下人員佔比超過70%。

“這體現出我們重用年輕人的態度,也體現了之江實驗室的活力。”之江實驗室黨委委員、副主任陳偉說。

在正式開啓“二次創業”前,之江實驗室開展了高質量發展大討論。其間,領導班子召開專題大討論39場,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收集員工對於實驗室發展建議543份、集體建議報告48份,其中不乏“金點子”“好藥方”。

之江實驗室也編制了新一輪發展總體規劃。規劃編制歷時4個月,秉持“開門編規”的原則,先後赴40餘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調研,邀請50餘位專家學者充分研討。最終確定了“1397”戰略路徑,即聚焦智能計算一件事,瞄準國家戰略前沿、科技創新變革和戰略產業創新3大戰略需求,佈局9大科研重點任務和7項創新機制。特別是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從科研組織、科研管理、人才成長、評價激勵、融合創新、成果轉化、文化培育7個方面進行了系統的改革創新。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機制創新便是人才培養。針對大模型人才緊缺的問題,之江實驗室共舉辦了7期“種子班”,通過授課研討、專題輔導、實戰實訓等方式,培養了200餘名具備全棧大模型訓練能力的青年骨幹人才。

成立才5年的之江實驗室,爲什麼要強調“二次創業”?相關負責人解釋,對於飛速發展的科技來說,5年前的人才,現在知識結構可能已經老化,不再是人才,必須學習最新的技術。

挑選“種子”並不容易。第一期“種子班”招生只有兩個條件:使用過大模型、會C語言。經過嚴格選拔,之江實驗室只有20人符合條件。

“培養人才並不容易。”陳偉表示,爲了解決大模型研發人才短缺的問題,之江實驗室下大力氣投入專業導師、算力等資源,並讓“種子班”學員完全脫產,全身心投入大模型技術研發中。

“種子班”還是開放創新、培育複合型人才的合作載體。據瞭解,之江實驗室與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合作舉辦天文大模型種子班,促進人工智能與天文學的交叉融合創新和人才培養,並在雙方學員三個月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研發了參數規模達700億的AstroOne天文語言大模型。

有了這樣一個好機會,種子班學員積極性也很高。學員王昱來自之江實驗室數據樞紐與安全研究中心,她經常在下課後拉着同學繼續討論,“數據管理沒有固定的標準,通過探討可以吸收其他框架的優點,有這樣一個相互學習的機會非常重要。”

高成本的投入和學員積極的學習態度讓“種子班”成果斐然。每個“種子班”都會預設科研任務,課程結束之時,也是成果初步成型之時。這些學員進步飛速,已經能面向新學員授課。雖然“種子班”是小規模授課,但是“種子班”的學員回到科研崗位上,成爲重大科研任務的骨幹力量,也會帶領小組開展研討、攻關,從“種子”化身“蒲公英”,將學到的知識傳播分享給其他同事。

談到爲什麼以“種子班”命名時,陳偉希望“種子班”的學員像一粒種子,讓知識在青年科技人才中開枝散葉。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