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信託 讓在地安養遍地開花

2018樂齡安養趨勢論壇23日於合庫商銀總行大樓舉辦,圖右起工商時報社長陳國瑋、合庫金控總經理陳美足、金管會副主委張傳章、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合庫金控董事長雷仲達、雙連安養中心總顧問蔡芳文、合勤健康事業董事長李柏憲及臺北仁濟院附設醫院院長李龍騰等來賓一同出席。圖/王德爲

如何能讓中小型安養機構在全國遍地開花?在23日由合作金庫和工商時報所舉辦的「2018樂齡安養趨勢論壇」上,包括合庫董事長雷仲達、合勤健康事業董事長李柏憲,以及雙連安養中心總顧問蔡芳文均建議,推動多元化的信託,結合教育部、國產署等土地出租給業者來興建中小型在地安養機構,增加安養機構的供給量,達到高齡者能「在地終老」的政策目標。

信託公會今年9月底統計,國人安養信託已累積的信託財產金額超過146億元、受益人人數超過1.5萬人;而且,今年菁業獎,合庫更拿下「最佳信託特優獎」,這些都展現本身也是信託公會理事長的合庫金控董事長雷仲達,在信託業上的努力與成果。這場座談會也受到產官界高度重視,包括副閣揆施俊吉、金管會副主委張傳章均前來致詞。

施俊吉指出,總統蔡英文上任之後,行政院立即推動長照2.0計劃,建構以社區爲中心的長照體系且重視在地化服務。他也強調信託機制的重要性指出,行政院已在今年9月通過修正草案,要推動意定監護制度,未來可透過信託機制,結合監護制度,爲國人的老年生活提供更完善的保障。

張傳章指出,截至107年6月底止,長期照顧保險商品有效契約件數達64.1萬件,年金保險商品有效契約件數達144萬件,小額終老保險商品有效契約件數達41萬件,未來金管會將持續檢視修正現行法令規定,以利保險業者開發創新商品,並增加保險業者辦理誘因,鼓勵保險業者銷售或創新高齡化保險商品。

雷仲達在會上語重心長的指出,臺灣並不缺乏大型的養生村,但中小型、社區化的安養機構卻有待建立,透過不同類型信託的串聯,將能達成安養機構設立的在地化,將對落實在地安養大有助益,想住安養機構的人不用大老遠的離開原居地,而合庫與合勤建設所合作在臺中高鐵烏日站的養生村,就是結合政府出租土地給建商、銀行用租賃、興建、營運、預收款、安養等多重信託和建商合力完成養生村的範例。

此外,雙連安養機構總顧問蔡芳文及合勤健康顧問公司董事長李柏憲都呼籲,儘快把教育部及國產署閒置土地,出租開放給建商等中小型構投入興建安養住宅,來解決供給量不足問題。

蔡芳文建議,政府推動學校整並,閒置出來的校舍或空地,就可結合信託,再進行安養機構的興建,這將比蓋社會住宅更有意義。蔡芳文並強調信託的重要性指出,入住者既然繳了300萬、500萬的入住費,有信託機制保證機構不會亂投資導致賠錢,也會帶給入住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