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資金踊躍入場,滬指重返3100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陳植 上海報道滬指重返3100點。
截至4月29日收盤,滬指報收3113.04點,盤中創下年內新高3119.69點,成功收復3100點整數關口。
在業內人士看來,滬指之所以收復3100點,主要受四大因素影響:
一是4月28日成都發布房地產政策優化措施,商品住房項目不再實施公證搖號選房,由企業自主銷售;全市範圍內住房交易不再審覈購房資格。此舉令市場意識到房地產政策優化力度正在持續加碼,帶動衆多資金在4月29日流入地產股,房地產板塊大漲超6%,萬科A、金地集團、大龍地產、榮盛發展等個股漲停;
二是繼4月26日北向資金單日淨流入額創下歷史最高——224.5億元后,4月29日北向資金淨流入額達到108.9億元,繼續推高A股指數;
三是2月中旬以來,恆生科技與恆生指數漲幅分別達到16.27%與11.16%,給A股指數繼續回升帶來強有力的支撐;
四是一季度中國GDP超預期增長,加之製造業PMI重返擴張區間與出口數據良好,令國際投行紛紛調高A股配置評級,吸引更多資金爭相迴流A股市場。
一位境內主觀策略型私募基金負責人向記者透露,近日他與多傢俬募同行溝通發現,隨着中國經濟基本面持續好轉,越來越多投資機構都在調高A股與港股的配置比重——他們紛紛減持超長期債券持倉,將更多資金轉投A股股票。
這種狀況,也發生在境外。
高盛指出,過去一個月他們與美國、新加坡、東京等地區投資者溝通發現,後者對中國股票資產的交易情緒、風險偏好與配置興趣也在持續改善。
“目前,境外資金流動正呈現較強的蹺蹺板效應,即在日本印度股市在3月下旬衝高回落後,越來越多全球資金開始從日本印度股市獲利了結,轉投估值偏低,上漲潛力巨大的A股與港股。”一位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經理指出。尤其在A股港股持續上漲後,其賺錢效應正日益顯著,正吸引越來越多境外資金重返A股港股市場。
一位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負責人向記者直言,隨着A股持續上漲收復3100點,投資者的股票投資意願正“水漲船高”。近日,多傢俬募產品打開申購贖回後,新增認購資金明顯高於贖回資金,表明越來越多高淨值投資者看漲未來A股走勢,紛紛追加資金投入。
多因素助推滬指持續回升
上述境內主觀策略型私募基金負責人直言,4月29日滬指收復3100點,並非出乎市場意料之外。
“4月26日北向資金淨流入額創下單日最高值224.5億元,明顯提振了A股市場投資人氣。”他向記者透露,加之上週末有地方出臺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吸引更多資金在週一涌入A股市場。
瑞銀大中華區房地產研究主管分析師John Lam表示,中國住房需求與供應將在明年某個時候恢復到歷史平均水平,中國大型地產開發商的股票價格可能會出現反彈。
記者獲悉,受上述多重因素影響,4月29日不少私募基金紛紛加倉地產股,直接推高滬指重返3100點。
一位香港私募基金經理直言,滬指收復3100點,或與上週恆生股指收復年內跌幅有着密切關係。
“今年以來,港股與A股波動的正相關性明顯增強。隨着恆生指數收復年內失地,市場普遍預期A股指數漲幅也應趕上港股步伐。”他告訴記者。這背後,與境外資金日益看重中美兩國經濟走勢分化有着某種聯繫。相比一季度中國GDP超預期同比增長5.3%,同期美國GDP增速僅有1.6%,顯示美國經濟韌性在高利率環境下開始減弱,令越來越多境外投資機構認爲未來A股港股走勢應好於美股,轉而增加A股港股的配置力度。
前述境內主觀策略型私募基金負責人指出,4月以來,境內私募基金加倉A股的力度明顯增加,究其原因,一是他們認爲“國家隊”持續加倉各類寬基類ETF產品,令A股下行風險明顯減弱;二是中國一季度GDP超預期增長,令A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有所增強,有助於提升A股整體估值;三是近期高分紅高股息板塊投資熱度不減,令他們看到良好的賺錢效應。
“相比1月底A股下跌期間,如今私募基金的A股投資熱情與風險偏好明顯回升,部分私募基金又將A股整體倉位提升在90%以上,比1月底至少高出30個百分點。”他向記者透露。
記者獲悉,近期,不少境內私募基金與機構投資者還在A股與港股同時加倉。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額達到1895.2 億元,約爲去年同期的2倍。
如今,隨着A股與港股雙雙上漲,不少投資者開始收穫日益豐厚的抄底紅利。
“一旦港股上漲動能不減,未來A股也將大概率維持強勢反彈格局。”這位境內主觀策略型私募基金負責人認爲。
更多境外資金重返A股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兩個交易日,北向資金的淨流入額達到333億元人民幣,儼然成爲助力滬指重返3100點的重要力量。
上述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經理指出,上週以來,境外資金對A股與港股的配置熱情一直在升溫。其中一個關鍵導火索,是瑞銀、高盛均調高A股與港股的配置評級。
在他看來,當前北向資金踊躍流入A股市場,還有三個獨特因素,一是近期美元指數走強令人民幣匯率下跌,反而令A股資產顯得更加便宜,吸引境外資金爭相抄底;二是在美國大型科技股、日本股市、印度股市相繼衝高回落後,國際投資機構加快了全球股票資產分散化配置的步伐,紛紛流向處於估值窪地的A股市場;三是在國際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升級的大環境下,A股走勢相對獨立性與較高避險屬性,更容易獲得境外資金青睞。
一位華爾街多策略對衝基金經理也告訴記者,近期,越來越多華爾街對衝基金也在逐步增加中國股票資產的配置力度,但整體而言,他們對中國股票資產的投資,仍處於低配狀況。
“若要吸引他們進一步增加A股的配置,A股上市公司需進一步加大股票回購與利潤分紅力度。”他認爲。
記者獲悉,目前金融市場普遍認爲,亞太地區資金或將繼續提升A股的持倉幅度。究其原因,截至3月底,這類基金的日本股票持倉倉位達到46.9%,但港股與A股的持倉比例僅有約5%,預示着他們對中國股票資產有着廣闊的增配空間。
“事實上,亞太地區資金也意識到,自己在日本股票的配置集中度過高,且日本股市未來漲幅未必超過A股港股,因此他們也有着較強的資產配置重新調整需求。”前述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經理指出。但要驅動亞太市場投資基金將更多資金投向A股,A股仍需給出更高的股息率。
瑞銀調研發現,儘管美國資金的投資重心逐步轉向印度、日本股市,但在美國之外的其他地區,這種資金流向不夠明顯——衆多非美地區資金仍在持續投資中國股票市場。
匯豐控股發佈最新數據顯示,逾90%新興市場投資基金已增持中國股票資產,原因是越來越多新興市場基金認爲A股港股估值處於歷史低點,未來存在較大回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