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就是小時候的“稻香”~

東屏湖畔,白鹿村頭。十月的秋風,掠過廣闊的湖面,在連壟成片的糧田裡掀起層層稻浪。空氣中的稻香,在隆隆機聲中愈發濃郁,跟曾經的農村娃記憶中的味道一樣——那是土地的味道,是豐收的喜悅,是家鄉的“原風景”。

01.來自鄉土的呼喚

如今,這樣的“原風景”在白鹿村有着不一樣的構圖方式:原本東一塊西一塊的“旮旯地”連成了大片的金色稻浪,與山和湖構成一幅壯麗的畫卷;收穫後的稻田裡不見一捆捆紮好的稻草,而是粉碎好的秸稈和同步翻耕的土地;那些年提着籃子、揹着口袋拾稻穗的丫頭、小子,已不見了蹤影……

“我們年輕那會,都是孩子們在田裡撿稻穗,撿回來能當作口糧,現在只有我們上了年紀的過來撿撿,回去喂喂雞鴨。”在白鹿村西南自然村,我們遇到了正在田裡拾稻穗的張玉美。閒聊中,我們瞭解到,張玉美今年已經68歲,兒子在城區工作,加上自家的幾畝田高高低低,無論是灌溉管理,還是自己耕種,都不太方便,前些年只能種點好打理的作物,幾乎沒什麼種植收入。用西南自然村村長段祝喜的話說:“我們村裡的田,以前高低落差甚至有一兩米,下個田就像翻跟頭一樣,有的還分散在邊邊角角……”

不過,張玉美和段祝喜描述的場景,在三年前就已經成爲“過去式”。在白鹿村,田地分散、勞力不足、效益低下等等這些,都在一場曠日持久的“聚地行動”中得到了解決。那麼,這些“旮旯地”是如何蝶變成“高產田”的呢?

02.“原風景”又回來了

“聚地行動”,其實就是解決土地由“散”而“聚”的難題。“我們地處丘陵,水田很珍貴,內心深處一直想把這些年零散耕種的土地集中起來,種出更大的效益,解決羣衆這一‘急難愁盼’,這件事我們必須要做好。”在白鹿村黨總支書記厲祥龍的眼中,純農村莊就應該守好根本、藏糧於地,東屏湖畔大片糧田的“原風景”要一步步變成現實的圖景。

在白鹿,這一目標的實現並不容易。因爲村莊在水源保護地——東屏湖的上游,既嚴禁違規開發,又不能開展高標準農田整治項目,必須在生態紅線內盤活土地資源。既然定下目標,就要設法去實現。資金這個首要問題如何解決?

近年來,白鹿村用村合作社的一部分收入,加上文旅資源、街道門面、村標房和種植大戶的租金,一門心思開展農田整治。平整、修路、通渠、架電……目前已累計投入190多萬元,全村糧田種植面積由原來的300畝擴張到現在的1900多畝,增加了5倍還多。

如今,地還是那些地,經營方法大不一樣。土地整治後“割田成方”,連片形成規模效應,種植成本大大下降,種植效益大幅提升,同時還有利於種糧大戶推進農業機械化、推廣農業新技術、推動農業轉型升級。此外,白鹿村土地整治流轉項目,符合生態紅線區域內整治項目補貼政策,每畝每年能獲得700元的補貼。

03.爲了記憶中的“稻香”

本文開頭視頻中的收脫機駕駛員,正是白鹿村久根農業服務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種糧大戶葛軍。趁着忙碌的間隙,我們跟葛軍聊起了今年的收成。“今年夏天連續高溫,還有‘貝碧嘉’颱風的影響,我們的畝產仍然達到一千三四百斤,這要得益於村裡修建了智能泵站,一個按鈕就能灌飽幾百畝田。”

葛軍給我們算了三筆賬:第一筆是土地流轉,旱澇保收規避了農業風險;第二筆是連片耕種,生產效率顯著提升;第三筆是解放勞動力,外出務工收入提高。

關於這筆賬,西南自然村村長段祝喜還有一段生動的描述:剛開始搞土地集中整治的時候,還有人在觀望,沒想到第二年村民爭先恐後想加入進來,“因爲有看得見的實惠,不用自己種植,平均每戶每年也有3000元左右的租金收入。”

“流”出規模,“轉”出效益。通過土地整治流轉,白鹿村村集體每年增收20多萬元,受益農戶達500戶,戶均增收3000元左右。一個更長遠的計劃正在白鹿村醞釀:在未來三到五年,把糧田面積擴張到5000畝左右,逐步由種糧大戶承包種植過渡到村合作社集中耕種、自主經營,種出更多優質糧、品牌糧。

據區農業農村局相關數據顯示,近三年來,全區高標準農田整治規模超過10000畝。“白鹿村的農田整治有着顯著的不同,在合理合規的前提下,自籌資金、自加壓力,這是一種執着,也是一份初心。”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時代總是賦予廣袤土地不一樣的使命。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增強鄉村規劃引領效能,要整合盤活農村零散閒置土地。”土地流轉效用的最大化,才能讓耕地保護的“籬笆”扎得更牢,才能讓糧食安全“國之大者”名副其實。

碧波萬頃,稻浪翻涌;水鳥啾啾,機聲隆隆。東屏湖畔白鹿村,人們對土地的情懷與使命交織出力量,續寫着山水田園的美好詩篇……

記者:暢彥

素材來源:東屏街道 區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