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不明物體首選武器:響尾蛇飛彈

響尾蛇飛彈問世超過70年,持續的改進使它歷久彌新。(圖/美國海軍)

美國之音報導,近日美國軍方接連派出先進戰鬥機,發射AIM-9X響尾蛇飛彈(Sidewinders),擊落進入北美上空的不明飛行物(偵察氣球),這引發外界質疑「用每枚價值近50萬美元的飛彈打氣球,是大材小用」。然而軍事專家表示,擊毀氣球其實相當危險複雜,響尾蛇飛彈是目前看來的最佳選項。

商業內幕(BusinessInsider)報導,軍用氣球的歷史很悠久,從拿破崙戰爭開始就有觀測氣球。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氣球仍然是主要的觀察工具,然而,新興的飛機也被髮明,這使得氣球成爲戰鬥機的主要打擊目標,擊落氣球與擊落敵機是同等地位,同樣令人尊敬,例如美國的法蘭克‧路克(Frank Luke),他在戰爭期間擊落了14個氣球。

在一戰時期,那些老式的「氣球破壞者」雙翼戰機,使用機槍來射擊氣球,通常在機槍子彈裡配備燃燒彈,以點然氣球裡的氫氣,成功點燃後,會在空中產生巨大爆炸,四處飛濺的碎片與鋼纜都是戰機殺手,因此戰機必須及時避開。

由於氫氣易燃易爆,之後的氣球填充的是不燃的氦氣,但是擊落氣球的風險和挑戰然存在。北美防空部司令格林‧馮漢克(Glen VanHerck)說:「美國空軍確實考慮過用機砲擊落氣球,但是飛行員都覺得機砲攻擊的風險太大。」

「它的速度很慢,而飛機的速度很快,這是一個飛行安全問題,必須離物體很近纔看到它,如果用機砲,射擊時間非常短,而且就算擊落,也可能沒有足夠的逃脫時間。」

那麼,用AIM-120這種中程飛彈如何? 馮漢克也認爲AIM-120不合適。他說:「氣球的雷達回波截面很小,要保持雷達追蹤非常困難。因此,用AIM-120這種雷達導引飛彈,成功率更低。」

剩下的就是AIM-9X,這是自響尾蛇飛彈的最新版本,早期的響尾蛇飛彈射程只有5公里,但一些消息來源認定, AIM-9X 的射程超過30公里。

很難想像,第一代響尾蛇飛彈在1950年代就已問世,它是一種熱源追蹤式飛彈,噴着高溫氣體的引擎,是很合適的追蹤目標,因此它不需要飛行員額外照明,是一種「射後不理」的飛彈。

響尾蛇飛彈是天才工程師威廉‧麥克萊恩(William B. McLean)的巧妙之作。麥克萊恩其實是一名物理學家,專精核物理。1935年獲加州理工學院碩士學位, 1940年進入美國國家標準局工作,此時遇上太平洋戰爭爆發,於是主要的業務就以軍械設備測試工作爲主,其間接觸到近炸引信的設計。1945 年,他改到加中國湖(China Lake)的海軍武器中心工作,負責開發熱感引信,他成功研發出硫化鉛近炸引信。。到了1946年,聽說美國軍方正在競標新一代空用武器,也就是雷達導引空對空飛彈。然而,當時的電子元件相當巨大,按當時的科技,空對空飛彈會異常笨重。

麥克萊恩推斷,如果近炸引信可以讀取紅外訊跡以啓動引爆,那麼它們也應該能夠跟蹤紅外信號,進而開發出又小又輕的尋格器。一開始,軍方對他的意見並沒有特別重視,但仍然撥給他一件研究經費與實驗室,由他自己招募研究人員,該計劃稱爲「當地引信計劃602號」(Local Fuze Project 602),其他單位則戲稱那是「麥克萊恩的突發奇想」。

到了1951 年,麥克萊恩的研究已有小成,他也爲這種飛彈想出了一個合適的名字-「響尾蛇」,此時這是一種可以感應體溫來探測獵物的毒蛇,相當合適。提交給軍械局 (BUORD) 副局長迪克帕森斯上將("Deak" Parsons)展示後,上將對這個研究相當滿意,獲得試開發的機會,很快的到1952年,1953 年,編號XAAM-N-7的實驗性響尾蛇飛彈,成功擊落了第一架目標無人機,證明概念的有效性。後來這批預產型更改編號爲GAR-8(GAR 是「導向空射火箭」的縮寫),後再改爲AIM-9A,響尾蛇正式問世。

響尾蛇飛彈的首次實戰發生在臺海兩岸,1958年9月24日,在浙江溫州灣上空爆發大規模空戰,空軍的F-86戰機派出12架,其中4架攜帶響尾蛇飛彈,是役,有3或4架共軍戰機被響尾蛇飛彈所擊落。 但也有未命中的飛彈落海,被大陸方面拾去,經過蘇聯專家研究後,形成共產世界的第一代空對空飛彈R-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