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橋重建 中美合作契機

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的跨港橋樑「法蘭西斯史考特基大橋」三月底遭到貨輪達利號撞擊,橋面斷裂坍塌,幾乎橫斷整個巴爾的摩港的入港水道,並造成六名工人喪生。事故大橋是巴爾的摩市居民往來海港兩側的捷徑,現在要花上一兩個小時才能到達目的地。而巴爾的摩港也是美國東北部歷史悠久且繁榮的海港城市,吞吐量極大,且爲汽車、貨櫃運輸以及日用品的主要中心,交通及航道受阻,影響極爲巨大。

事件一開始就有所謂的陰謀論,認爲可能與恐怖攻擊脫不了干係,有的反華媒體甚至開始潑髒水,認爲中國是幕後黑手,繪聲繪影地在網路上散佈傳言。然而到目前爲止並沒有跡象或理由顯示有任何蓄意破壞行爲,美國政府也將之定調爲意外事件,只能說是一場巧合的悲劇。

一個多星期過去,清除斷橋及殘骸的工作還在持續,待清除完畢後可望先恢復航運,但接踵而來大橋重建工程纔是重頭戲。拜登勘災時已表明聯邦政府將支付重建大橋的全部費用。但有很多人認爲拜登此舉是爲了討好馬里蘭州選民,以便贏得該州十一月的總統選舉。據傳重建工程並非易事,因爲它坐落於「跨域深水區」,在技術上需要克服許多問題,保守估計可能要數年,金額亦可能高達十多億甚至廿億美元以上。美國國會衆議院對於聯邦政府是否要負擔全額也未置可否,部分共和黨籍國會議員甚至拒絕就此追加預算,看起來拜登政府與國會將會再有一番角力。

等資金問題解決後,工程如何進行又是挑戰。過去在美中關係平和的時代,中國企業在美造橋也有先例,例如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在一九八九年地震後的新建工程就是由中國企業承包完成。但現在美中關係惡化,美國在許多層面上都刻意排除「中國元素」,只是基礎建設事關民生,曠日廢時的重建反而會帶來經濟的負面影響。

最近拜登與習近平進行了一○五分鐘的電話晤談,這是繼去年習拜會之後進一步的破冰行動,顯示兩國有意改善彼此關係,或許巴爾的摩大橋的重建可以爲彼此搭起友誼的橋樑。這幾年中國有着「基建狂魔」之稱,這個稱號或許有些誇張,但是確實因爲在中國國內外有許多世界級的工程陸續完工或正在興建中,而且很多工程還在不斷刷新紀錄,特別是在大型橋樑建設、高鐵、公路等方面。對比之下美國的基建顯得落後。去年七月美國廣播公司所屬的緬因州電視臺WMTW就曾報導說,拜登在訪問緬因州時曾指出,美國的基礎建設明顯落後中國,美國全球排名十四,中國排名第二,他爲此而感憂心。因此巴爾的摩的大橋重建,或許可以考慮與中國合作。

近年來中國大陸在國內外有許多著名的橋樑建設,無論從橋樑高度、長度、難度還是造橋的速度都屢創世界紀錄。前年由中國企業承造,連接克羅埃西亞和南部沿海地區,跨越亞得里亞海中兩個相鄰海域的佩列沙茨大橋完工,成了該地居民的圓夢之橋。最近中國境內位於雲貴交界處的北盤江大橋完工,橋面到谷底的垂直高度爲五六五米,相當於一八○多層的樓高,是世界最高的大橋。相信以中國的造橋技術,應該可以克服巴爾的摩大橋修復上的技術難題,爭取在最快的時間內恢復通行,解決當地交通問題。如此將可以和緩美中關係,對於區域穩定將有所助益。而兩國間良性的競爭與合作,才能減少不必要的衝突,帶給世界和平穩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