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檔嚴重!盤點90後的國足常備本土國腳

2005年到2015年,可以說是中國足球史上最暗黑的十年。國家隊層面,國足在2001年走向巔峰、衝入世界盃決賽,2004年則在本土的亞洲盃拿下亞軍。

不過,在2004年的亞洲盃亞軍之後,國足的成績便走向下滑,最慘淡的時候是世預賽第二輪都過不了,亞洲盃則是連續兩次小組賽後就回家。聯賽方面,這段時間的假球風波想必老球迷是印象深刻的,嚴重程度甚至要超出甲A時代,數家知名的老牌球隊參與其中並受到了降級處罰。

至於重中之重的青訓事業,在品嚐到第一次世界盃滋味之後的十年時間裡,可以說是陷入了發展擱置,甚至是嚴重倒退的狀態。根據官方統計,2005年到2010年的男足職業球員註冊人數一直徘徊在7000-10000左右,直到2014年左右纔開始進入了比較理想的增速期,到今年應該在10萬左右。

青訓事業在黑暗十年的荒廢,體現在了國足90-00一代球員儲備的差勁之上,以李鐵出征40強的隊伍作爲說明,該支中國隊的平均年齡高達29.5歲,球員主要還是集中在88-91這個年齡段,要是選首發的平均年齡的話,國足都奔31歲去了。放在目前如火如荼的歐洲盃裡看,國足的平均年齡比最老的瑞典隊(29.2歲)還要年長。

國足斷代有多嚴重,從90後常備國腳的數量來看可以比較清晰地看出來。在本文之中,筆者將結合每一個年齡段來做出盤點,以供諸位參考。當然,如果只有零星出場記錄的國腳,將不會出現在本文的統計當中。

若有遺珠或商榷之選,自然也歡迎各位看官在評論區留言、補充分享意見。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閱讀價值或者沒有浪費您寶貴的閱讀時間的話,一讚鼓勵無妨,先行謝過。

1990年出生的常備國腳,有吉翔。

作爲江蘇舜天培養出來的一流邊前衛,吉翔在2014年到2021年間合計爲國家隊出場過10次,在2015年亞洲盃算是半主力,在今年的40強賽有出場機會,定位是邊緣替補。

1991年出生的常備國腳,有武磊、張稀哲、顏駿凌三人。

作爲國足現役最佳球員,武磊在國家隊合計出場71次,打入24球。武磊在中超是本土最佳射手五連霸的水準,在2018賽季更打破了外援連續十年壟斷賽季最佳射手的紀錄,隨後奔赴西甲西班牙人俱樂部發展。初到西班牙人之時,武磊是五大聯賽中下游球隊合格的首發邊鋒,後面狀態稍微下滑,在西乙聯賽也掉出了首發位置。不過,武磊的能力放在亞洲賽場,仍然是國足雷打不動的大腿與核心。

作爲德甲沃爾夫斯堡的名宿,張稀哲曾經是靈氣在國足的代名詞、以組織能力和致命輸送能力聞名,留洋不利回國發展之後長年也是交出國內一流中場的表現。截至目前,張稀哲在國足出場33次,打入7球,定位是身披10號的主力中場。不過,從40強賽的表現來看,張10在國家隊的競技狀況是一般般。

與武磊一樣,顏駿凌同樣出身自上海根寶足球基地,是根寶系青訓的優秀產品。從上海東亞時代到上海上港時代,顏駿凌逐步成長起來。自2015年開始到現在,顏駿凌合計在國足出場29次,近幾年稱他爲國內綜合能力最強的門將不爲過,更年長的王大雷、劉殿座都紛紛被顏駿凌在國家隊壓在替補。

1992年出生的常備國腳,只有金敬道一人。

作爲防守型中場,金敬道以充沛的體力和往返能力在國內聯賽躋身一流之列。在國家隊賽場,金敬道暫時合計出場10次,在40強賽的定位是輪換後腰。作爲後腰,金敬道的攔截能力在FIFA賽事仍然可圈可點,只不過出球組織的能力少有體現,這些年出場進攻端的貢獻一般。

1993年出生的常備國腳,有吳興涵、劉彬彬。

作爲前腰或者前衛球員,吳興涵以飄忽的跑位能力以及門前嗅覺著稱,劉彬彬則是以較強的突破能力與往前推進能力作爲賣點。坦白講,這兩位球員的成名其實頗早,可以追溯到14-15賽季左右,是同齡人裡的佼佼者。

只是,吳與劉都是近年纔得到國家隊入選機會的,兩人的定位都是輪換前腰,累計出場次數還在個位數之下,可見國內中場球員青黃不接的嚴重程度。

1994年出生的常備國腳,無。

1995年出生的常備國腳,有韋世豪、鄧涵文、劉奕鳴、明天。

韋世豪18場,鄧涵文11場,劉奕鳴12場。出生在1995年的球員放現在已經算是中生代球員了,不能算年輕球員。只不過,前面三位球員在國足的定位都是邊緣人以及飲水機球員。相對好一點的是劉奕鳴,他在2019年亞洲盃踢過主力,但表現是坑走裡皮級別的不穩。

至於明天,嚴格意義上也不能算是常備國腳。作爲李鐵的嫡系親兵,明天在40強賽意外地成爲主力邊後衛,個人防守能力還算湊合,但進攻端近乎是隱形的存在,如此表現佔據主力位置未能令球迷信服,而個人也是在40強賽中不幸重傷,短期裡難以復出。

1996年出生的常備國腳,無。

1997年出生的常備國腳,張玉寧。

在出戰22場的情況下,張玉寧爲國足打入了6球,表現可圈可點。95後的球員裡面,數張玉寧在國家隊大賽的表現最好。論作爲中鋒的全明星,有一定背身和正面能力、遠射出衆的張玉寧算是本土現役中鋒的最佳代表,國家隊定位暫時是艾克森的替補,預計在以後會成爲正印中鋒。

1997年出生往後數的常備國腳,只有2000年的朱辰傑。

作爲00後球員,朱辰傑得到了裡皮的青睞,在2019年亞洲盃入選了國足大名單且有出場機會,個人表現在聯賽和國家隊還算可以。截至目前,朱辰傑在國足有6場出戰紀錄,如果不是因傷休戰的話,朱辰傑理應會在李鐵的大名單裡一起前往迪拜征戰。

還有一項更爲扎心的事情,那就是U23國足的成績。在2013年、2016年、2018年、2020年接連四屆大賽,國足都是小組賽階段就被淘汰。在上一年的2020年U23亞洲盃,與伊朗、哈薩克斯坦、韓國分在一組的U23國足三連敗出局、一個入球都沒有打進。

看到這裡,相信球迷對於國足青黃不接的現狀會更加深刻,90後球員能在國家隊站穩的都不多,主要集中的是90前,1993-2000年齡段的國足人才儲備狀況不佳,佼佼者的實力也一般般,甚至擠不動許多80後老將在國足的位置。

應當說,2015年往後的中超金元風暴,雖然造就的是虛假繁榮,但對青訓的刺激還是有一定的正面作用的,青訓和球員註冊人數在這段時間開始有比較大的增速。放在國足層面,至少要等到03、04出生年齡段批次的球員崛起,恐怕青黃不接纔會得以紓解。

在這個時間段裡,引入一些比較有能力的歸化球員基本上就是保證國足競爭力不從亞洲三四流球隊下滑到越南、黎巴嫩檔次,以及保有衝擊世界盃機會的唯一辦法,畢竟本土的中生新代球員成色確實拉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