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微醫再傳上市消息,互聯網醫療市場再度升溫?

21世紀經濟報道 見習記者 閆碩 北京報道

十多年前,微醫以預約掛號服務爲起點切入互聯網醫療賽道。隨後,憑藉自身積極的探索,微醫在時代的洪流中經歷了互聯網醫療發展的多個階段,也在各大風口中頗有引領之姿,成爲各大榜單的“常客”。

只是,三年前IPO無果後,曾一度被視爲行業標杆的微醫開始“隱退”,選擇砍項目、降成本,轉而聚焦數字健共體。三年後,面對處方外流等新一輪風口,微醫再次“捲土重來”,準備重啓上市計劃。

日前,有市場消息指出,微醫今年預計營收近百億元,最快或將於今年底再次向香港交易所遞交上市招股書。對此,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嘗試電話聯繫微醫集團,但截至發稿,微醫集團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不過,有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證實,微醫計劃上市的消息確實屬實。而之所以選擇在港交所上市,則是因爲微醫大部分資產都是外資資本。

在微醫“隱退”的這段日子裡,互聯網醫療的競爭格局不斷髮生變化。京東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憑藉平臺優勢,穩居行業頭部;三度遞表的方舟健客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支付寶加碼佈局醫療業務,並收購好大夫在線;美團將消費醫療和嚴肅醫療合併,百度醫療業務亦迎來組織調整,大健康事業羣組由獨立的事業羣組降級爲了事業部。

資本市場裡從來不缺故事,只是這次屬於微醫的,又將如何被展開?

躋身互聯網醫療賽道

微醫的創辦並不是創始人廖傑遠在辦公室拍腦袋決定的,而是源於其侄兒的一次意外。

當時,不到兩歲的侄兒腿上長出一個奇怪的包,因醫生的誤診導致侄兒接受了兩次手術,經歷了十個月病痛的折磨仍未能被治癒。

“站在醫院的臺階上,我下定決心,但凡我這輩子還能做一件事,就用自己熟悉的數字技術,讓天下人看病不再那麼難。”廖傑遠在一次演講中說道。

2010年,廖傑遠創辦了微醫的前身“掛號網”,致力於將公立醫院的號源外移到互聯網上。微醫也從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起步,躋身互聯網醫療賽道。

廖傑遠曾是科大訊飛的創始人,也曾以技術人員身份參與創立了中國綠線,在IT行業闖蕩數十年。對於醫療行業來說,廖傑遠是名副其實的“門外漢”。醫療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再加上當時醫院還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系統,想要撼動這面銅牆鐵壁非常困難。

不過,廖傑遠曾把自己比喻成開鑿隧道的人,並堅信總有一天隧道能鑿通。

也是在2010年,世界經濟論壇首屆移動醫療峰會在美國聖迭戈召開,探討移動醫療爲人類生活帶來的深遠影響。2011年,原國家衛生部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推進預約診療服務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的政策。

在國內國外,市場、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掛號網實現了快速發展。2012年,掛號網獲得了來自風和投資、五源資本2200萬美元的A輪融資。2014年,互聯網醫療投融資大爆發,掛號網獲得來自騰訊領投,復興資本、晨興創投、啓明創投跟投的1.06億美元B輪融資,成爲當年互聯網醫療融資之最。

2014年6月,掛號網推出一款名爲“微醫”的APP,包含微醫院、微醫生、微支付三大主要應用,將醫院、醫生、患者聯繫在一起。

一年後,掛號網也正式更名爲“微醫”;也是這一年,微醫與浙江桐鄉市政府建立了全國首家互聯網醫院——烏鎮互聯網醫院,爲患者提供以複診爲核心的在線診療服務。彼時,微醫實現連接全國27個省份1900多家重點醫院、三甲醫院的接入率達到70%、匯聚了20萬名醫生、專家團隊超過7000組。

由於廖傑遠在農村長大,深知缺醫少藥的困難,因此微醫首先將互聯網醫院落地到田間地頭。他希望運用新技術,打造“市、縣、鄉、村”四級醫療健康服務網絡,讓城市優質醫療資源實現下沉,把醫療健康服務送到村民家門口。

廖傑遠也因在“互聯網+醫療健康”扶貧方面的努力,在2019年被國家授予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

上市計劃被擱置

去年,廖傑遠曾公開表示,微醫到現在走了三個階段。其中前兩階段分別爲:早五年微醫是靠近封閉的銅牆鐵壁的醫療體系;之後,微醫用了五年創建運營互聯網醫院,讓互聯網醫院從無到有,從可選項到了必選項。

微醫發展的第二階段,也幾乎與互聯網醫療發展的第二階段相吻合,這一階段被業內稱爲互聯網醫療的“政策發展期”。

2016年,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標誌着互聯網醫療首次被提到國家戰略層面;2018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發佈,明確允許依託醫療機構發展互聯網醫院。

隨後,相關政策密集出臺,比如2019年8月,國家醫保局發文指出,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可納入醫保。業內認爲,互聯網醫療政策閉環初步形成。

隨着疫情的來襲,互聯網醫療再次被推上風口,也迎來行業發展的第三階段。2020年底,京東健康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市值一度攀升至6000億港元;同年,阿里健康市值也一度高達4000億港元;此外,醫渡科技、醫脈通等企業也在這一階段完成上市。

在行業發生鉅變的背景下,2021年4月1日深夜,微醫也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招股書。實際上,微醫從2018年5月完成5億美元Pre-IPO輪融資之後,幾乎每年都會傳出上市消息,而這次微醫有了進一步的行動。

隨着招股書的披露,微醫的神秘面紗也由此被揭開。截至2020年12月31日,微醫註冊醫生數超27萬名,連接國內超7800家醫院,其中包括95%以上的三甲醫院。而註冊用戶約2.22億,平均月付費用戶約2540萬。

當時,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指出,如果按互聯網醫院數量和數字醫療問診量計算,微醫已經是中國最大的數字醫療服務平臺,市佔率達15.5%,比第2-5名所提供的服務總和還要多,穩位居行業第一。

微醫第一大股東爲騰訊,持股8.88%,其他股東包括高瓴、五源資本、中投中財、啓明創投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有行業媒體報道,在2021年提交招股書前,微醫還完成了一次融資額約4億美元、投後估值約68億美元的pre-IPO融資,成爲當時全球範圍內規模最大的互聯網醫療“獨角獸”之一。

根據市場專業人士測算,微醫發行時市值或將達到150億美元。

然而,微醫遞交IPO申請之後遲遲沒有等到上市聆訊,招股書也在當年10月份宣告失效,上市計劃就此被擱置。

“微醫在2021年IPO無果之後開始做大量的減法,砍掉了很多項目,也進行了裁員,強化了ToG的業務,並弱化了ToB和ToC的業務。”藥賦能CEO、資深醫藥從業者邵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

其中,2022年初,微醫員工人數從大約4000人削減至3000人左右,裁員人數高達近千人。

聚焦ToG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繼首創互聯網醫院這一新模式之後,2019年,微醫又首次提出了“數字健共體”的概念,開始加碼佈局ToG業務。

用廖傑遠的話來說,微醫開始逐步進入發展的第三階段,“這一階段,微醫用五年的時間真正用數據和智能,驅動中國醫療行業的升級。”

但是,ToG業務其實並不好做。“這是一個毛利率比較低、攻堅難度比較大,而且後續不一定能完全複製的項目。總之是一件難度大但前景不甚明朗的事情。”邵清認爲。

儘管如此,在各項政策逐步落地的背景下,隨着互聯網醫療行業的發展,廖傑遠開始帶領團隊真正落地“數字健共體”的概念。

2020年,微醫與天津市人民政府簽署數字健康戰略合作協議,由天津微醫互聯網醫院牽頭、在全市266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部署基於通用人工智能技術和專家共識的智能專病診療系統,全面啓動數字健康共同體省級示範區建設。

公開信息顯示,天津市數字健共體憑藉“四朵雲”平臺和家庭醫生簽約按人頭總額付費改革,兩度獲評全國“推進醫改、服務百姓健康十大新舉措”。其中,西青區數字健共體建設經驗,被納入國家衛健委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典型案例,並向全國推廣。

2022年4月,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2022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明確提出引導地方探索基層數字健共體建設。

同年7月,微醫又完成了由山東國投出資超10億元的戰略融資。當時也有消息稱,還有多地政府正在與微醫洽談,計劃通過此類方式加速數字醫療平臺與本地醫療健康服務體系的融合。

根據微醫官方公衆號發佈文章中的最新數據,目前已有天津、山東、浙江等7個省、市與微醫建立了數字健共體建設的合作。

邵清認爲,在ToG業務中,微醫有三點優勢:首先,微醫佈局得較早,相關技術的基礎設施建設較爲成熟,同時也在國內較早做處方外流,建立了全國首家互聯網醫院並參與相應標準的建設;其次,微醫與政府之間有較好的合作關係;另外,微醫沒有那麼強的功利性,前期做了很多投入,但並不是一上來就想着掙錢。

“從市場競爭格局看,微醫在ToG賽道的競爭其實並不太大,一方面,微醫有其自身的優勢,另一方面也可能證明這不是一個合適的賽道,這條路最終能不能走通還需要打一個問號。”邵清強調。

邵清進一步指出,互聯網醫療一直是“叫好不叫座”,消費者需要,政府需要,企業也需要,但是付費方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佈局“AI+醫療”

毋庸置疑,以微醫爲代表的企業憑藉自身的技術系統,以及各種算法模型,可以幫助政府節約醫保。在此基礎上,數字健共體模式得到了國家層面的大力推廣。

近期,國家衛健委先後多次召開新聞發佈會推廣三明醫改經驗,其中提到,三明醫改下一步的首要重點就是推動“醫共體”提升爲“健共體”。

近些年來,微醫依託自身的技術優勢和醫療資源,緊密對接國家戰略,在ToG的業務中逐步構建起了自身的護城河。

無論從股東層面看還是從業務層面看,微醫與政府的關係都顯得有些微妙。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近期在微信公衆號平臺,一些關注央國企招聘的自媒體賬號中,也會發現微醫的身影。

今年兩會,“人工智能+”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AI所帶來的影響已經不容忽視。流着國資血液的微醫自然也不會錯過這一競爭高地。

實際上,早在2017年,微醫便攜手浙江大學,斥資上億元共同籌備了醫學人工智能實驗室——睿醫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探索AI+醫療的發展。

只不過,近幾年的微醫在“隱退”中,除了時不時傳來上市的消息外,就是與政府的各類合作項目。在ChatGPT爆火、國內不少企業紛紛高調宣佈押注AI之後,微醫一反常態,並未選擇再次高調追尋醫療行業的變革風口。

直到今年3月,微醫才高調宣佈與騰訊簽訂戰略合作,聯手攻堅醫療大模型。一個多月後,廖傑遠在一次活動上公開表示,在過去的9年裡,微醫用AI升級了醫療健康的三個領域,包括醫療服務、藥品流通、中醫藥創新,最終形成了AI健共體、AI藥械交易、AI中醫藥三個平臺。

此外,今年8月,微醫在上海發佈了全國首家人工智能醫院,構建了“AI醫生、AI藥師、AI健管、AI智控”四大智能體,引發行業的廣泛關注。

憑藉AI賦能醫療健康服務的創新實踐,微醫上榜了“2024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同時,微醫也憑此登榜“2024凱度BrandZ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

“不過,目前來看,‘AI+醫療’還沒有可以跑通的商業模式。其他行業的‘AI+’目前也都沒有商業化,那麼對於醫藥行業來說,現在很難做得好。至少在3至5年之後,當其他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醫藥行業的商業化纔可能實現新的突破。”邵清強調。

根據微醫官方公衆號發佈文章中的最新數據,當前,微醫在全國已佈局26家互聯網醫院,連接了30多萬名醫生,實名註冊用戶超過3億。

那麼,備受關注的微醫能否如願上市,又是否能最終跑通一條獨具特色的商業化道路,還需市場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