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情懷和汽車都要”助SU7大賣,知情人稱小米將於年底發佈SUV車型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造車很苦,但成功一定很酷。"在3月28日晚間小米汽車的上市發佈會上,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回望過往三年的造車經歷時說道。

從去年年底小米汽車技術發佈會之後,外界也在試圖通過各種渠道瞭解到小米汽車的定價,因爲這直接決定了首發市場表現。在發佈會還未開始的時候,藍鯨財經記者注意到,有自媒體博主在現場直播時說道,"誰能猜準價格,我直接送一臺小米14Ultra。"隨着發佈會接近尾聲,價格疑雲也終於被揭開,小米SU7標準版售價21.59萬,Pro版售價24.59萬,Max版售價29.99萬。

此前3月20日藍鯨財經曾報道,小米汽車未來將推出"創始人版",創始人版有5000臺。發佈會上,雷軍表示,小米SU7創始版和小米SU7 Max創始版,價格不變,限量5000臺。創始版最快4月3日交付,標準版及Max版、Pro版將分別於4月底、5月底交付。

另外,藍鯨財經記者也從可靠信源獲悉,小米將於今年年底發佈SUV車型。

米粉稱"SU7價格比預想的要低"

上市27分鐘,突破50000臺,這是小米SU7交出的首份答卷。官方給出的這組數據基本和藍鯨財經記者在現場看到的情況相符,發佈會結束之後,多數米粉並沒有直接離開現場,而是在會場門口焦急地刷着手機,想要搶下SU7的創始版,在10點鐘下訂單之前,米粉們開始了倒計時,"10、8、9、7……2、1"。

"太幸運了,我搶到的是流星藍,編號0320,今天圓滿了。"李曉是小米14年的粉絲,上次的技術發佈會他沒有抽到,因而此次可以拿到這個名額就非常激動,在發佈會之前,他告訴藍鯨財經記者自己對小米SU7的價格區間在25萬元左右,並且他不希望雷總給小米太低的定價。

"我是一個陪伴小米成長起來的米粉,也希望小米SU7可以對小米的高端化戰略起到推動作用,這是我希望的。"李曉稱。但也有很多人在10點01分點進去之後就已經售罄,只能選擇普通版本。

在發佈會現場,藍鯨財經記者對話了多位資深米粉,他們當中有人是學生、有人本身就是汽車行業從業者,也有年齡甚至比雷軍還大的米粉,他們從河南、海口、湖北來到北京,赴小米的三年之約。

"整場發佈會我覺得給我感觸最大的是雷總的精神和一直不變的誠意,這好像回到了小米初代手機剛剛發佈的時候,雖然不再強調性價比,但誠意是一樣的。"米粉汪磊告訴藍鯨財經記者。

多位米粉告訴財經記者,此次發佈會的價格比自己預想的價格要低一些,也有米粉說和自己的預期基本類似,女生偏愛霞光紫,男生喜歡珍珠白和寒武巖灰的較多,大多數人的意向車型爲Pro版本,他們普遍認爲該版本的價格和性能更具備吸引力。

整場發佈會,大家的關注點除了集中在價格之外,還有親臨現場的還包括小鵬汽車CEO何小鵬、理想汽車CEO李想和蔚來汽車CEO李斌。網友調侃道,"能把友商請到現場參加發佈會的大概也只有雷總了。"

網友們的調侃不無道理,畢竟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價格戰已經非常激烈,剛剛實現盈利的李想也因爲其MEGA深陷輿論風波,公開"認錯"。

商業化道路"任重道遠"

雷軍也深知這個行業的嚴峻,他表示"純電車行業除特斯拉之外,我也不知道哪家還在賺錢,小米SU7的定價既要讓消費者覺得有誠意,同時其中的虧損我們也要扛得起,22.9萬是原來的定價,頂配版原來的定價是35萬。"

"其實22.9和21.59本身不會有多大的差距,都是不賺錢的,純電轎車本身就不是走量的車型,SUV纔是負責走量賺錢的車型,但對於小米來說,首發車型品牌形象一定是第一位,這也符合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規律。"資深汽車人士馮利告訴藍鯨財經記者。

馮利稱,通常而言,第一輛車不賺錢很正常、第二輛車不賺錢也扛得住,但第三輛車一定要實現賺錢盈利,這才能活下去。但現在小米的定價是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尤其是Max版本,一些在4.30日之前贈送的配件還是非常有誠意的。

在小米2023年年報發佈之後的業績會上,小米總裁盧偉冰表示,"我們一定不是某個細分市場的玩家,一定是一個全渠道全品類的玩家,小米SU7只是說我們此次切入的是一款C級純電豪華轎車。"馮利的觀點是認爲,第一款車和第二款車的間隔週期不應該太久,否則對於整體的節奏是不利的,這是行業規律。

購買小米汽車,一半是情懷,一半是汽車本身,這是多位米粉的共同觀點。"剛開始雷總的個人魅力的確會影響我的購買意願,但未來發展一定是越來越看汽車本身,個人影響會逐漸減少。"米粉錢逸告訴藍鯨財經記者。

小米SU7,從誕生的那一刻就匯聚了太多目光的關注,透過雷軍的講述,可以看到智能和生態,是SU7被賦予最大競爭力的兩項,在用戶人羣的定位上,蘋果用戶也被小米視爲潛在的汽車用戶羣體。

科技企業擅長用故事來包裝產品,小米同樣如此。但迴歸到現實,小米其主打的智能和生態,也正是華爲鴻蒙智行系列助推的方向。

另外還有極氪007、Model 3等品牌的競爭,承接了流量的SU7,同樣也需要處理好流量帶來的質疑。如何開展後續的商業化道路,在市場規模和利潤的蹺蹺板上尋找到平衡點,或許纔是接下來的重點。

(應受訪者要求,以上人物均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