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急了!鼓吹房價大漲和大跌的是一撥人吧,官媒迴應了

房地產市場下行,很多東西都露餡了,就好比潮水褪去才知道誰在裸泳。房地產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這是一個我們必須接受的過程。其實,國家也曾多次強調,樓市調整是正常的也是積極的。

我們本應當理性看待市場的調整,但大家都沒有經歷過這種調整,所以很多人沉不住氣,甚至有點跳牆的感覺。

大家都急了,房價下跌,無論是購房者還是業主、中介、開發商甚至地方等房地產相關參與者,他們之間的矛盾似乎在被無限放大,越急就越不可調和。

雖然購房者也急,但跟其他又不一樣,相對來說是最理性的,這也就導致其他方更焦急。因爲樓市缺了購房者,市場就無法正常循環起來,可越是這樣,購房者就越淡定。倒不是說他們不需要買房,而是他們也在焦急等待一個機會。

最着急的當屬中介了。因爲無論房價漲跌,房子有交易他們纔有機會,可如今市場僵持不下,最不淡定的就是中介。怎麼辦?有的業主說,經常被中介PUA,趕緊降價吧,市場都這樣了,不降你賣不掉。

中介“逼我”降價200萬賣房的業主訴苦在網上很常見,在業主眼裡,中介這是無厘頭降價,而在中介眼裡,覺得業主認不清形勢。而實際上,現在樓市的“堰塞湖”就是買賣雙方內心裡的堰塞湖,“賣的不甘心降價,買的覺得市場還會降”,疊加支持政策的不充分,對峙就此形成。

我從來不否認降價的必要性,因爲過去市場好也大漲過,那麼如今爲什麼就不能降呢?但是一旦漲上去,再降下來就沒那麼容易了。一定程度上來說,中介是更懂市場的,好賣還是不好賣,他們是一線的參與者。所以,指導業主合理調價無可厚非。

當然,越是這樣,此時的矛盾就越大了,而且也就演變成極端的炒作了。

很多中介和自媒體開始炒作:北京望京“某神盤”大降332萬元、東南三環十里河一小區每平方米跌到3.6萬元、南三環某項目砸盤單價每平方米至3.7萬元……

其實,我是不太喜歡現在的環境的,人人都成了賣東西的,網上你想看點內容,八九不離十也是賣東西的,只不過把內容包裝的更高級了一點而已。我不喜歡但我挺佩服他們的能力。

房地產行業也是如此,過去媒體人搶了中介的活賣房子,如今中介又反過來搶了媒體的活做內容。我無法判斷是好是壞,但這是個趨勢。可結果就是誰都不專業。怎麼辦?就只能靠走邪路歪路吸引眼球。

在我看來,過去那些忽悠房價大漲的中介,如今又掉頭忽悠房價大跌,其實他們就是一撥人,專靠博眼球獲取關注的。

當然,我們再看另一頭,也是亂七八糟。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業主聯合起來護房價的新聞,此前南京有業主聯合起來叫囂,“未來不要再被中介和客戶拿捏了,房價要控制在自己手裡”,並稱要“堅守一個原則:虧本不賣!遠離垃圾中介和垃圾客戶!”

對於這種建議我非常支持,比如不能被中介拿捏,自己要做到心裡有數,但是虧本不賣這不是你說了算的,市場決定的。而且不是說人家不買你的高價房就是垃圾客戶。這素質真的挺讓人不想反駁的。

全亂了套了,到底是怎麼形成的,是誰慣的?這不是一天兩天了。

所以,我經常是一個容易得罪人的人,因爲誰都不向着,賣房子的我看不慣我要說,房價降了就不開心了。當然中介炒作我更要說。大家是平等的,自然也就可以來說我了。所以,我哪邊都討好,也不落好。

這個時候購房者成了上帝,他們有權不買,你也有權不賣,那就這麼僵持着。

現在的問題就是缺少一種標準來衡量,因爲站在誰的角度都有道理。你說亂不亂。

4月5日央視新聞報道,對於“深圳房價下跌40%”的消息迴應稱,總體來說,價格確實有所下降,但沒網傳那麼誇張,大幅降價的只屬於個例。

文章還表示,當前關於房地產的傳言,除了一部分是發佈者爲了吸引眼球而故意爲之,還有一些是從業人員爲了推動交易而憑空捏造出來的。針對這些問題,近日一些地方陸續啓動了房地產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

此前北京日報也發表過文章《別用特例唱衰北京樓市》表示,一批房產自媒體看到利好政策就鼓吹“房價暴漲”,看到房價下降就鼓吹“暴跌”。用特例當行情,並不客觀,過度炒作會誤導購房人,可能造成不利影響。

有人看到一點點利好,能把房價炒上天,當有一點點政策收緊,又開始擔憂起來,認爲樓市要完了。甭管唱漲唱衰其實都是不負責任的,都是拿個案當普遍,拿片面當全面,購房者更要擦亮眼睛,不被這種輿論所誤導。

中介本是值得尊敬的行業,要靠自己的專業贏得客戶信任,幫需求方匹配最適合的需求,而不是靠所謂的信息差去忽悠別人,就不能好好地賣嗎?該好好整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