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年度最高分國劇誕生!這次,誰還敢罵?

去年,電影《我本是高山》一經上映,全網痛罵;

近日,電視劇《山花爛漫時》卻喜提熱播,好評連連。

同樣是改編自燃燈校長張桂梅創辦女高的真實事蹟。

爲什麼觀衆口碑懸殊至此?

不妨來探討一下。

《我本是高山》被詬病最多的,是對張桂梅“亡夫”的大書特書。

每當現實中遇挫,電影都會進入夫妻回憶。

似乎是小情小愛支撐張桂梅完成了壯舉。

這種精神矮化無疑是一種創作懶惰,被觀衆罵失真也就理所應當了。

反觀《山花爛漫時》,創作者並沒有單純地停留在英雄主義敘事上。

宋佳飾演的張桂梅,沒有任何主角光環。

很多困難,層層橫亙,無法一下子解決。

既有爲救助學生與酗酒家長對峙的情景;

也有張校長跑前跑後爲女校奔波的圖景。

多種阻力交織在一起,從籌集資金到尋找場地,每一步都充滿艱辛。

有一場戲,刻畫了張桂梅在山路上艱難前行。

導演沒用花裡胡哨的鏡頭側寫山路陡峭和路途漫長,就選擇一板一眼實地拍攝。

張桂梅一步一腳印的前行,既是翻山,也是人物成長。

整場戲明明沒什麼劇情衝突,看完後卻讓人動容。

大量的生活化、真實化場景,讓觀衆一秒入戲。

從體型上來看,173cm的宋佳,其實並不完全貼合原型。

但每次出現在鏡頭中,都讓人感覺她很瘦小。

尤其在前半段,事業真正開啓之前,角色臉上甚至還有某種豐盈。

隨着劇情深入,這種豐盈逐漸退卻,轉換成了乾枯、消瘦。

對此,宋佳說,她演的不是某個切面,而是整個人物的成長,要讓觀衆感受到張校長不同時期的狀態。

摒棄高高在上的說教,遵循人物真實的喜怒哀樂。

從整理學生衣服領子,到日常習慣,哪怕一個推眼鏡的小動作,都是真實的張桂梅。

還有一個鏡頭。

女高創辦成功後,張校長站在講臺。

頭髮凌亂、面帶風霜,深陷的眼窩暗含着深深的疲倦。

但鏡頭特寫到眼睛,眼神中卻透露着堅定的光芒。

這種形神上的反差,讓觀衆立刻篤定,這一幕一定在原型人物上發生過。

外型塑造上,海清和宋佳都化了半老妝。

視覺效果上,反而是海清的乾枯、乾癟更有衝擊力;宋佳再怎麼扮老,終究還是太美,難免帶有偶像都市劇的烙印。

但這些“劣勢”,被宋佳用表演消化了。

劇中有一場強衝突的輟學戲。

萬般周折,還是沒能留下學生,無奈之下,張桂梅先是低聲抽泣,繼而嚎啕大哭,整個過程,將內心的孤苦和委屈體現得淋漓盡致。

角色身上的無助和絕望,在這一刻被觀衆感知到了。

因爲貧困,有了“賣女兒”這場戲。

張桂梅得知後,先是愣了一下,緩了好一會兒。

她驚詫於家長行爲的荒唐和自身努力之微弱。

微微皺眉的背後,是內心巨大的苦痛。

這個節點上,是靠演員用表演撐場子的。

宋佳的表演,無疑扛住了壓力。

張桂梅,時代楷模、燃燈校長。

40多年都在雲南貧困山區教學。

爲了創辦免費女高,她節衣縮食。

每天生活費不足3元,節衣縮食省下來的錢,全部用於學生讀書。

在她的幫助下,2000多名貧困女生上了大學。

命運就此改變。

這樣的履歷,是好人好事宣傳欄的頭版。

然而,如果按照超級英雄的拍法,難免會陷入“人人都誇ta,沒人想成爲ta”的困境。

張桂梅三字,也只能成爲一個冰冷的符號。

從“造神”到“拍人”,編劇團隊拋棄一切現有資料,選擇實地走訪。

一採風,就是3年。

從崎嶇山路到貧窮鄉村,從可憐女娃到愚昧家長。

大到當地教育政策,小到村落一山一水,都被記錄在冊。

張桂梅最讓編劇震撼的,是創辦女高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錯,將導致整個事業的傾塌。

比如首屆學生,如果沒能順利考入大學,那學校的命運也就要打上問號。

黨代會發言、飛機艙拉贊助、說服官方拿地、開發師資力量、說服家長讓孩子上學...

每一步都走得艱難,但每一步都走得堅定。

編劇說:“張校長信仰最強烈的體現,是明知不可爲而爲知的勇氣”。

當觀衆把張桂梅看做一個活生生的人,而非符號時,電影版那種試圖引導觀衆迅速共情的苦難和脆弱設定,也就很難讓觀衆與角色共情。

困難再多,編劇一鍵搞定。

這樣的爽文敘事,無法從一件件具體的事情中反應出張桂梅爲人處世的智慧和堅定。

原型,自然也就成了空中樓閣。

除了劇作,兩部作品的宣傳策略,也呈現完全相反的態勢。

前者高調入場,慘淡下映;

後者默默開播,自來水不斷。

必須承認,海清爲角色暴曬、減重、體驗生活足夠專業。

還記得劇照剛放出,就引發了全網圍觀。

最初網友普遍良性反應,篤定是好作品。

隨後,電影打出了“逆天改命”“女性力量”的高調宣傳語。

然而,隨着影片上映,口碑瞬間垮塌。

觀衆發現,大量劇情與事實不符。

比如酗酒家暴的父親被魔改平移到了母親身上;

支撐張桂梅的信仰,也被偷換呈了對丈夫的思念。

網友瞬間炸鍋:你可以魔改劇情,但不要打着真人真事的旗號。

嘴上說替女性發聲,劇情裡暗戳戳地插入爹味兒。

在成片面前,所謂的真實事蹟、信仰力量,通通淪爲了噱頭。

爲了高票房扭曲事實,電影被罵吃相難看。

典型的步子邁太大釀成的事故現場。

反觀《山花爛漫時》,不緊不慢,前期不玩什麼大動作。

選擇在9月10日開播,也是滿滿的對教師職業的敬意。

整個檔期,無花邊、無拉踩、無炒作。

口碑風評,全靠觀衆口口相傳。

最終開分9.0,成爲2024年至今最高評分。

跳出戲外,不難體會到,《山花爛漫時》整部劇,都有着張桂梅本人的特質。

低調、樸實、不圖名利、以及難以想象的付出。

世界不會辜負每一個認真生活的人。

孤獨、潦倒、不被理解,似乎是人生常態;

但在信仰、信念的支撐下,我們總能跨過一道道溝壑,蹚過一片片水渠。

在高山頂峰上,見證人生山花爛漫時。

圖|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