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冷戰象徵 臺中清泉崗機場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時間是1965年,隸屬於美軍的飛行員約翰.克梅茨(John Kmetz)踏上了臺灣的土地,準備到他被分配的單位,位於臺中的公館空軍基地。

這是美軍在亞洲最大的空軍基地之一,早在1957年就開始建設,跑道規格不遜於二十年後興建的桃園國際機場,足以讓巨型的運輸機、轟炸機在這裡起降。比克梅茨早幾年到基地參觀的《中央日報》記者劉毅夫說,從臺北飛過來的時間不長,反而是落地後的滑行太過漫長,長得讓他都有點寂寞了。搭上吉普車在基地參觀一圈後,這位記者描述的景象,彷彿他是進了一座科幻主題樂園。

一進入機場,人們就會想到太空時代,原因是這個環境太新穎,太空曠,在新式的飛機嘯聲中,又感到不太習慣。這裡一切都是龐大,用盡目力跑道只能看見三分之一長度,滑行道也是如此,整個基地的輪廓,看不見十分之一,幾幢新建的大棚廠,完全是鋼筋水泥建成,拱型流線式,好像天方夜譚上的荒唐沙漠包,近看卻是真真實實的碩大棚廠。基地裡的倉庫區,好像碼頭,更像大火車站,新建的若干條軌道,像蛛網似的深入低谷、平野、山區,那裡有龐大庫房,及有頂無牆倉庫,還有無牆無頂的庫場,面積大、東西多,恐怕最高明的小偷兒到了此地也發愁,他將不知熊掌和魚,哪種最可愛…,但克梅茨應該沒有這位記者這麼興奮。

當巴士經過大門崗哨,開進這座戒備森嚴的基地,克梅茨發現這裡的建築物遠遠少於他的想像,更多的是帳篷、帳篷,無數的帳篷。好吧,這的確不太能算得上一座基地。參觀和實際駐紮難免有點落差。

爲什麼克梅茨和其他飛行員要花上十幾個小時,飛過一整片太平洋,只爲了來這個大到誇張的露營區報到?這就說來話長了,差不多要從1950年講起那麼長。美軍來到臺灣的契機,最早源自1950年爆發的韓戰。表面上,這場戰爭是朝鮮半島上兩個政權的戰爭,但在衝突的背後,這也是美國和蘇聯的代理戰爭。在二次大戰之後,這是傳統西方強國和新興共產集團之間最早的激烈衝突。

西方陣營之首的美國爲此展開了一連串調度,其中一項就是護衛臺灣海峽,命令護衛太平洋地區的美軍第七艦隊經過臺灣海峽,警告大陸那一邊的共產政府,要想攻進臺灣,得先過美國這一關。以第七艦隊的行動爲起點;1954年,戰爭最前線的金門在這一年吃了數萬枚的砲彈,而來到臺灣的國民政府終於得到強大的援軍,與美國政府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美國在臺灣的軍事部署和建設即將正式開始。

以戰略位置來說,臺灣是美國絕對不想丟掉的一個據點,要是這個東亞第一島鏈的中樞被共產集團拿下,菲律賓、日本、韓國等國家可能會接連淪陷。駐紮臺灣的初期,美軍提出了許多軍事建設的規劃,包括高雄、基隆、澎湖等地的海軍設施,以及未來的空軍核心基地:公館機場。

如果克梅茨的戰爭經驗夠豐富,他或許會知道,公館機場其實在日本統治的1936年就已經啓用,當時甚至不是軍事基地,只是一般的民用機場。一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公館機場才被挪作軍用,送走了許多讓美軍頭痛的神風特攻隊戰機,大肚山一帶也出現許多碉堡、坑道等軍用設施。享有臺地的地勢優勢,又有基礎的軍事建設,或許這些都是美軍看上公館機場的原因。

公館機場原來是馬匹訓練基地,佔地約80公頃。1936年日本統治時期,日軍在豐原郡內興建200公頃的臺中飛行場,即公館機場。冷戰時期,因《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協防需求而將機場擴建。1958年,八二三炮戰爆發,美國軍機進駐基地,自此美軍陸續來臺,1966年3月20日更名爲清泉崗機場,代號CCK(Ching Chuan Kang),在越戰期間擔任美軍中繼補給站的角色。2004年,因臺中都市發展及擴張,位於西屯區的水湳機場停止使用,將民用部分移往清泉崗機場西南角,今稱爲臺中國際航空站,又稱爲臺中國際機場(Taichung International Air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