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剛:2025年將是財政大年,A股進入新波動中樞
每經記者:李娜 每經編輯:彭水萍
2023年末,東吳策略團隊發佈2024年十大預測。排在首位的就是A股震盪走高,2024年是新一輪牛市起點之年。縱觀2024年以來,上證指數從不足3000點,漲至3300點之上,其觀點已得到市場的印證。
2024年末,《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東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剛,探討他對2025年市場趨勢的新見解。
中國資產將延續修復
“我們認爲,大盤指數將拾級而上,進入新波動中樞。2025年,A股交易將會圍繞美聯儲降息節奏、國內宏觀政策空間等三大邏輯開展。”談到2025年的A股市場,陳剛直言。
就美聯儲降息節奏來看,首先,在利差與匯率層面,隨着美聯儲推進降息,美元利率下行將帶動中美利差收窄,匯率壓力會減輕,國內政策受到的掣肘有望緩解;資本流動層面,美聯儲降息節奏影響貿易商結匯、北向資金、美元基金三條路徑的資本回流;基本面層面,降息節奏對於製造業盈利和投資回報改善起到重要作用;市場風格方面,若美聯儲降息節奏加快,利好成長風格。
東吳證券策略團隊預計,2025年,美元利率將震盪下行。
當下,我國正向高質量發展,有效需求不足等問題凸顯,仍然需要等待政策發力。
“國內宏觀政策空間,自然成爲了2025年A股交易的一大邏輯。預計在貨幣政策延續寬鬆的基礎上,2025年還將是財政大年,促內需等相關政策有望不斷加碼。”陳剛進一步指出。
對於即將到來的2025年,陳剛指出,2025年將會是財政大年,增量政策有望不斷加碼;同時美聯儲降息將從政策空間、基本面、流動性三個維度對A股形成利好。預計2025年中國資產將延續修復。
2025年將會是財政大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採訪中,陳剛多次提到2025年將會是財政大年。
與此同時,在東吳證券推出的2025年A股投資策略中,也提到當下宏觀基本面出現了新問題、新情況,需要財政發力來推動。
對此,陳剛分析指出:“根據9月26日政治局會議的表述,我們認爲核心問題是有效需求不足。”
在陳剛看來,中國經濟正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當前面臨新舊動能切換的陣痛期,新質生產力爲代表的新動能,尚未能完全替代地產爲代表的傳統動能在中國經濟中的作用。房價走弱,影響了居民的財富效應和收入預期,使得需求回落。
此外,東吳證券策略團隊觀察到,2024年以來社零數據整體仍在低位運行,1~11月累計同比增速不足4%,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增速仍未轉正。同時由於地產行業景氣回落,政府土地出讓金、稅收收入降低,導致地方政府進而壓縮了支出。政府的財政支出和轉移支付無法完全彌補居民消費減少造成的需求缺口。有效需求不足問題,並沒有得到全面改善。有效需求不足,同時物價偏弱運行,在企業主體的體現是盈利下滑,企業會減少借貸和投資。
陳剛認爲,2025年將面臨內需問題以及外部不確定性,財政有加碼的必要性:一是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難以依賴市場化路徑,需要政府發力提振需求。回顧過去四輪低物價區間,即PPI同比爲負的時期,中央財政均積極發力,廣義赤字率有明顯提升。二是出口面臨風險。爲達成全年經濟發展目標,財政政策需要發力提振投資和消費。
牛市持續性有哪些關鍵
自2024年9月24日以來,上證指數的漲幅超過20%。伴隨着A股短期的急速上漲,牛市呼聲也迅速傳播。
值得注意的是,經濟基本面的明確改善和上市公司盈利的明確復甦,也同時吸引了市場的目光。
陳剛認爲,經濟基本面的明確改善和上市公司盈利的明確復甦,是牛市進入第二階段的核心條件。一輪大級別的牛市,可以大致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估值修復,第二階段估值和盈利雙擊,第三階段市場呈現過熱特徵,在增量資金的推動下加速見頂。
具體來看,第一階段市場交易估值修復,也是牛市的起點,這往往發生在宏觀政策邊際調整。在新一輪經濟週期開始前,股市面臨業績和估值的雙重壓力於低位運行。復甦初期,寬貨幣先行,隨後打出系列政策組合拳刺激經濟。但由於政策向基本面傳導存在時滯,因此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恢復相對緩慢,而股票市場受益於剩餘流動性充裕將率先表現。同時宏觀政策調整後,投資者對於經濟基本面的預期會明顯改善,這也將利好市場的估值修復。
“2024年9月24日以來的行情,就是牛市的第一階段,在宏觀政策調整的背景下,市場迎來估值修復。”陳剛明確表示。
而在第二階段,市場迎來戴維斯雙擊,指數震盪走強。隨着政策效果顯現,經濟基本面以及上市公司的盈利迎來明確復甦,此時盈利和估值同時擡升,牛市進入主升浪環節,順週期板塊的表現比較強勢。
第三階段則是市場呈現過熱的特徵,投資者紛紛涌入股市,並普遍對未來市場持樂觀態度,認爲股市將繼續上漲。隨着市場的不斷上漲,泡沫開始顯現,部分股票的估值遠遠超出了其基本面所能支撐的範圍,市場的風險也在不斷積累。最終,牛市終結。
在陳剛看來,牛市第一階段跟經濟基本面以及上市公司盈利的關係較小。但基本面和盈利的因素將會影響到牛市的持續性,如果股市的上漲沒有基本面和盈利作爲支撐,則後續將回吐漲幅。
機構重倉股或迎來轉機
自2024年“9·24”行情以來,乃至近年來的整體市場走勢,都顯示出明顯的結構性特點,小盤股和特定主題投資的表現普遍優於機構投資者青睞的重倉股,機構資金,尤其是機構重倉股的同期表現並沒有達到市場預期。
那麼,2025年沉寂已久的機構重倉股會有新的機遇嗎?
陳剛指出,2022年~2024年,經濟基本面處於弱復甦的狀態,上市公司企業盈利也在低位運行,同時海外美元利率高企,對於資產估值有明顯的壓制。在這樣的宏觀背景下,以險資爲代表的中長線資金選擇紅利資產等防禦型板塊作爲市場波動中的避風港;以遊資、私募爲代表的活躍資金不執着於基本面審美,而更多關注遠期想象空間巨大、敘事可傳播性較強的小盤、科技方向。A股呈現出明顯的結構性行情特徵。
展望未來,機構重倉股有望迎來轉機。機構重倉的板塊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大消費板塊中的白酒、醫藥以及TMT等行業。
這些行業在過去幾年景氣出現回落,盈利表現偏弱,因此整體表現不佳。隨着美聯儲降息推進,美債利率高位回落;國內政策發力,經濟基本面迎來複蘇,機構重倉股有望迎來估值和盈利的雙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