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童子賢樂觀看未來 科技創新生生不息 和碩蓄勢待發

〈小檔案〉童子賢

光一個電動車的年產值就高達2兆美元,比半導體、PC加起來的7,000億美元更高;和碩嗅到此商機,將壯大自身核心技術競爭力,開創新產品,進軍「新未來科技」。

面對紛擾不安的全球局勢,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有着專業與自信的定力。他相信俄烏戰火下的世界一樣「亂中有序」,臺灣依然前景看好,對和碩的前景一樣會隨之更好。

他娓娓道來的說,臺灣站在半導體、PC合計產值7,000億美元基礎上,已經吃飽穿暖,電動車、5G/6G、低軌衛星通訊、元宇宙會接棒而起,光是一個電動車的產值比半導體、PC加起來更高,臺灣只要在現有的基礎上跨半步就能參與,而和碩在產業演變的過程中,持續將自身核心技術能力與創新、創意整合,就能隨之蛻變而茁壯。以下爲專訪摘要:

科技經濟 軟硬通吃

問:臺灣在全球科技業演變過程中,錯失了行動通訊商機,請問接下來科技產業演變趨勢有哪些?臺灣可以把握的機會有什麼?

答:科技業生生不息的力量一直都在,我因此對臺灣科技業樂觀並有所期待,PC普及讓運算、記憶體的成本降低後,替網際網路鋪平了路,現在沒有網路大家就活不下去,接下來新科技像5G/6G、電動車、低軌衛星、元宇宙,也會蓄勢待發。

以電動車來說,傳統車廠做電動車的思維還是停留在製造汽車硬體,但電動車不會是純粹的硬體產業,它有非常龐大的服務商機,穆斯克Space X規劃的低軌衛星通訊網路,以後特斯拉靠低軌衛星就能提供車主附加服務,就好像手機不會只停留在賣硬體,手機APP所創造的經濟也會生生不息。

遠一點的元宇宙,有點像佛洛伊德講的潛意識,在意識的冰山底下有好大的潛意識世界,潛意識爲文學、藝術都帶來影響,文學界開創了意識流的小說,連醫學都開啓新的一扇窗,元宇宙對於科技、文化帶來的影響也會這麼龐大而深遠。

在科技產業的演變過程中,已經發生的半導體、PC合計產值7,000億美元,就讓臺灣吃飽穿暖,臺灣只需要跨半步,就可以跨進電動車、元宇宙、低軌衛星通訊中,我認爲,疫情後汽車會恢復一年一億臺的規模,如果一部車平均是2萬美元,產值就是2兆美元,比半導體、PC產值高很多,低軌衛星的話,臺灣沒辦法取代馬斯克去發射火箭,但是低軌衛星產業有七成產值來自地面接收站,這是臺灣的機會。

過時產品 不用迷戀

問:在這個過程中,和碩集團會如何隨之演化?

答:華碩、和碩分家的時候,和碩繼續做代工,華擎繼續做主機板、現在也擴展到有特色的伺服器,鎧勝金屬機殼的業務因爲時空環境轉變而先收掉一半,科技業變化很快,過時的產品不能迷戀,新產品用的技術會有各種排列組合,只要核心技術沒有變,和碩就能夠把自己的能力與創新、創意整合,提出好的商品、服務來因應。

比如說,當初集團內的晶碩做隱形眼鏡,外界很質疑,其實早年和碩因爲光碟機部門而掌握光碟機讀取頭的技術,在綠豆大小的讀取頭裡有微機械、微光電,當光碟機因爲大拇哥而沒落後,當初很多想法往機械上面走,所以隱形眼鏡之外我們還嘗試過四、五種新產品,比如說刮鬍刀,但都不成功,光電人才結合外面來的光學、醫療人才後,嘗試做隱形眼鏡,隱形眼鏡跟光學讀取頭同樣都是微機電、微光學,以原有的核心競爭力開拓新的商機。

疫情影響消費型態,比如說去電影院看電影的人少了,大家都在串流平臺上看電影,而且人性天生喜愛方便,大家熱烈擁抱美食外送平臺,科技業新服務跟商品會不斷推出,市場空間很大,我們抱持希望、好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