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尼電子連續兩日一字跌停!6億訂單交付受阻,碳化硅量產能力待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張賽男 實習生李婉 上海報道
1月8日、9日,東尼電子(603595.SH)連續兩日開盤一字跌停,這背後是一筆重大訂單的交付失敗。
據東尼電子1月7日披露,2023年初,子公司東尼半導體與下游客戶T簽訂《採購合同》,約定東尼半導體2023年需向該客戶交付6英寸碳化硅襯底合計15.30萬片,含稅銷售金額合計人民幣7.65億元。但最終客戶驗收金額1.6億元,與2023年交付計劃相比少6.05億元。
對此東尼電子的解釋是:因中途產品檢測設備更換,導致SF的判斷標準不一致,使得得出的TUA數據不一致,因此東尼半導體2023年交付計劃未能完成。
爲了彌補客戶T的損失,東尼半導體同意2024年免費供應8英寸碳化硅襯底作爲補償,2024年、2025年雙方合作不變。
一筆6億元訂單的交付受阻,不免讓投資者憂心忡忡:這將對東尼電子2023整年業績造成何種影響?未達標產品如何消化?公司是否有量產6英寸碳化硅襯底的能力?是否有能力完成其他訂單交付?還有很多問題留待東尼電子解答。
信披不及時?
爲了解釋這筆合同的履約情形,東尼電子分別在1月5日和7日晚發佈了公告,詳述了合同進展和簽訂補充合同的情況。
但是,這兩份公告在描述合同金額時就出現了前後數據不一。據1月5日東尼電子披露,2023年初,東尼半導體與客戶T約定,2023年向其交付6英寸碳化硅襯底13.50萬片,含稅銷售金額合計人民幣6.75億元;2024 年、2025年分別向該客戶交付6英寸碳化硅襯底30萬片和50萬片。
但在7日的公告中,其披露的採購金額是:約定東尼半導體2023年向該客戶交付6英寸碳化硅襯底合計15.30萬片,含稅銷售金額合計人民幣7.65億元。
記者查閱2023年1月的原始公告,披露的採購數量爲13.50萬片,含稅銷售金額合計人民幣爲6.75億元。
差值來自哪裡?據東尼電子工作人員向媒體解釋:二者相差的1.8萬片6英寸碳化硅襯底爲2022年結餘訂單于2023年1-4月交貨,另外13.5萬片6英寸碳化硅襯底爲2023年5-12月交貨的新訂單。
也就是說,2023年結餘訂單完成交貨1.8萬片,實現銷售收入爲0.9億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1月的原始公告中確有上述標註。且在2023年3月,東尼電子曾在互動平臺表示,與客戶T簽訂的合同中2023年1、2月的約定交貨數量已發貨完成。另據2023年半年報披露,公司按照2023年1月與下游客戶T簽訂的重大合同中的交付計劃完成產品發貨,實現營收上億元,收入大幅增長。
此前履約良好,爲何後續訂單卻無法交付呢?公告解釋稱:東尼半導體與下游客戶T於 2023年6月溝通發現雙方SF的判斷標準不一致,使得得出的TUA數據不一致,主要系雙方產品檢測設備不同所致。東尼半導體於2023年6月20日請購與該客戶匹配的美國 KLA 的candela8520檢測設備。
(注:公告並未標註SF、TUA兩個縮寫的具體指代,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請教了業內人士,SF全稱爲“stacking fault”,是一種缺陷,TUA意爲“晶圓的總可用面積”。)
據公告披露,東尼半導體根據要求重新定購進口檢測設備,週期較長需5至8個月。雙方於2023年7月郵件確認2023年交付計劃的差異不視爲違約。
既然東尼電子在2023年6月就收到了對方更換檢測設備的消息,且週期較長,爲何對此事項並未及時公告?
工作人員的解釋是,“當時只知道檢測設備更換了,新設備進來後可以立刻投入生產,沒覺得影響有這麼大,同時2023年7月份經郵件與客戶確認不違約,故而達不到交易所的披露標準。”
6億銷售未完成
上述影響不可謂不大。東尼電子披露的最終金額顯示:2023年度,東尼半導體實際向下遊客戶T發貨6英寸碳化硅襯底9.8萬片,該客戶驗收對賬3.2萬片,對應含稅銷售金額1.6億元;與2023年交付計劃相比少12.1萬片,對應含稅銷售金額6.05億元。
減少的6億元銷售收入,對東尼電子來說並不是一個小數目。2022年,東尼電子全年營收僅爲4.57億元;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爲5.82億元。
如果扣除前期交付的上年度結餘訂單,東尼電子13.50萬片、6.75億元訂單最終僅實現交付1.4萬片,實現銷售金額0.7億元。
從交易雙方各自來看,似乎都情有可原。東尼電子雖然違約,但有客觀原因,是對方更換了檢測設備;而客戶T確實也沒有收到貨,其稱“知情和理解,但非其原因。”
在此情形下,雙方想出了彌補方法,於2024年1月簽訂《採購合同之補充協議》,即東尼電子同意向客戶T免費供應8英寸碳化硅襯底(P級) 合計1,000片、8英寸碳化硅襯底(D級)合計335片。若按東尼半導體對下游客戶T的含稅銷售價格計算,上述8英寸碳化硅襯底價值爲2002.50萬元。
如果上述8英寸碳化硅襯底依舊不能如期供應,下游客戶T可主張2023年度供貨事宜所涉違約責任,預計違約金額不超過1.2億元。
而前述已經生產但未能交付的6英寸碳化硅產品如何處理?據披露,交易雙方發貨與驗收相差6.6萬片,截至2023年底尚有庫存商品3.1萬片。東尼電子表示:“該部分庫存商品仍可按照6英寸碳化硅襯底(P級)、6英寸碳化硅襯底(D級)銷售,以目前的銷售價格減去生產成本計算,預計損失合計1.7億元。”
8英寸量產能力如何?
從樂觀的角度來看,儘管2023年交付計劃未能完成,但公告強調,2024年、2025年雙方合作不變。且根據補充協議,東尼電子將向客戶T免費供應8英寸碳化硅襯底產品,這也被投資者視爲其8英寸產品進展順利的信號。
從東尼電子2023年半年報來看,以碳化硅爲代表的半導體業務只佔其總營收約14%,正是與客戶T的交易,使得東尼電子去年上半年來自半導體行業的營收大增。37%的營收來自消費電子行業,主要產品包括超微細電子線材、無線充電隔磁材料。30%是營收來自光伏行業,產品主要爲金剛石切割線、太陽能膠膜。
雖然增長迅速,但碳化硅業務的毛利表現並不佳。其在半年報表示:“量產爬坡階段,前期產品良率不穩定且設備調試所產生的費用較高,毛利情況不理想。”
而對於8英寸產品,其所公開的資料較少。在2023年3月的投資者交流中,東尼電子迴應:公司8寸碳化硅襯底材料正處於研發階段。9月,公司透露:“8英寸碳化硅襯底處於研發驗證階段,已有小批量訂單,後續將繼續注重技術工藝研發,並持續推進驗證量產進程。”
衆所周知,目前行業從6英寸向8英寸擴徑的趨勢明確,碳化硅晶圓的8英寸時代在逐步臨近。但8英寸與6英寸碳化硅晶圓的工藝有很大差別,也更加複雜,其難點之一就是襯底生長極爲困難和緩慢。據悉,襯底在碳化硅器件成本中佔比爲47%,是價值量最高的原材料,碳化硅襯底成本佔比高的原因是綜合良率僅爲40%左右。
儘管東尼電子稱以8英寸產品作爲彌補讓投資者感到興奮,但交付數量被市場人士認爲“太少”。目前,市場上還沒有能大規模量產8英寸碳化硅襯底產品的廠商,頭部廠商仍在小規模試產階段。
例如,天嶽先進近期接受調研時表示,行業內產業化和批量供應上,導電型碳化硅襯底仍以6英寸爲主,國內外尚未實現8英寸襯底的大規模供應。公司在8英寸碳化硅襯底上已經具備量產能力,也將根據下游客戶需求情況合理規劃產品產銷安排。
三安光電近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8英寸碳化硅產品已進行了小批量試生產,襯底產品良率水平居國內前列且穩步提升。合盛硅業去年5月披露,8英寸碳化硅襯底研發順利,已經實現了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