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雙反調查落槌臨近,四大光伏組件龍頭選擇“轉場”

作爲中國光伏企業出口美國市場的“橋頭堡”,東南亞或將地位不再。

A股中報季結束後的業績發佈會期間,多家光伏龍頭提到了對於東南亞產能的未來規劃,其中不少企業表示東南亞產能或將“轉場”,改爲供應美國之外的其他市場。

“因爲所徵稅率太高,越南的產能基本不具備進入美國的條件,馬來西亞、泰國的組件產能也沒有機會再進入美國。”隆基綠能總經理鍾寶申表示。

彭博新能源財經光伏分析師譚佑儒告訴貝殼財經記者,整體來看,東南亞產能確實會面臨一定風險。部分產能可能會轉出四國,部分選擇承受關稅出口美國,部分供給其他市場,其餘則將逐步關停。

一名業內人士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目前來看東南亞四國的產能有兩個選擇,一是銷往周邊的印尼、老撾市場,二是選擇接受關稅加徵銷往美國。

所徵稅率太高 東南亞不再是“出口捷徑”

對於美國今年上半年啓動的對東南亞四國(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光伏產品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業內意見並不樂觀。

隆基綠能(601012.SH)總經理鍾寶申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總體來看,東南亞四國的產能進入美國是會被徵稅的。因爲所徵稅率太高,越南的產能基本不具備進入美國的條件,馬來西亞、泰國的組件產能也沒有機會再進入美國,但電池產能還有機會繼續進入美國,“因爲產業鏈中越往前的環節價值越低,即使徵收了一定的稅率,還是具備一定的競爭力”。

據美國國際貿易管理局披露的數據,目前柬埔寨所謂的傾銷稅率爲125.37%、馬來西亞81.22%,泰國70.36%、越南271.28%。

鍾寶申表示,目前,從東南亞出口到美國是給定了一個初裁稅率,越南相對較高,馬來西亞、泰國相對較低。正式的裁決稅率需要等到9月或10月才能給出,公司判斷未來出臺的稅率可能和前一階段提議的稅率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數家企業表示,東南亞產能後續有可能供應其他市場。

隆基綠能7月末曾表示,沒有計劃將東南亞光伏產能遷移至其他國家或地區,印度和加拿大等地區的市場需求將支撐東南亞產能繼續運行。

晶澳科技(002459.SZ)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因爲國際貿易政策層出不窮,公司爲了滿足海外市場,將推動建立海外供應鏈,持續優化海外市場渠道。

天合光能(688599.SH)在8月的路演活動中表示,公司泰國電池工廠目前處於正常生產狀態,公司會就未來美國對東南亞四國“雙反”裁決的結果進行靈活應對,對泰國和越南的產能進行合理安排。公司同時表示,不排除未來東南亞產能轉向爲歐洲或其他海外市場提供服務的可能性。

彭博新能源財經光伏分析師譚佑儒告訴貝殼財經記者,整體來看,東南亞產能確實會面臨一定風險,部分產能特別是小公司的產能會轉移到四國之外;部分產能預計在關稅最終敲定後會繼續生產,並以一個更高的價格向美國出貨;另一小部分產能或將提供給爲數不多其他對組件來源地有要求的市場;其餘產能則可能面臨逐步關停。

本地生產或成保險模式,三家頭部組件企業美國產能年內投產

在行業意見看來,美國之所以持續推出針對中國光伏行業的調查、制裁,核心依然在於希望推動其本土產業發展。但即使制裁頻出,美國本土產能也難以一蹴而就。

InfoLink此前分析認爲,預期截至2024年底,美國的本土電池產能規劃僅約7GW、本土組件產能規劃則約56GW左右,整體電池產能遠不及滿足當地的組件產能。短期內,預期美國組件廠將難以尋得四國以外的電池充足供應來源,仍有機會輸往美國的電池片爲印度尼西亞、老撾與印度等地區。

“若想在未來確切把握住美國的光伏市場,赴美擴產可能還是最保險的供應模式。”InfoLink上述分析指出,但對於電池片產能的擴張考慮到環評、投資額、技術變遷等因素,仍需要至少2至3年以上的時間纔有望大規模落地,且仍需觀望美國後續的法案實施狀況,預期整體的反規避與雙反影響幅度將於下半年至明年初開始明顯發酵。

包括四家組件龍頭在內,數家中國光伏企業2023年均啓動赴美建廠。隆基綠能位於美國俄亥俄州的5GW組件合資工廠已於今年一季度投產,晶科能源在美國規劃的2GW組件產能也已於今年上半年相繼建設投產,天合光能的5GW組件產能預計於今年年內投產,晶澳科技的2GW組件產能據公司披露也在按計劃推進中。

在業績說明會上,天合光能表示,公司今年在美國市場的出貨目標是4.5GW以上。公司正在加快推進美國基地相關設施的建設。

晶科能源(688223.SH)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在美國市場供貨正常,盈利水平和持續性相對其他市場有明顯優勢,全年預期美國出貨佔比5%至10%左右。

晶科能源表示,長期來看,結合貿易政策落地,可關注通過技術優勢強化本土製造機會,從而獲得市場並保證持續經營。美國此前400MW舊產能已經成功獲取IRA補貼,新投產美國2GW產能也會積極爭取相關補貼。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朱玥怡 編輯 陳莉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