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耕作型態 增加土壤碳匯

臺灣水資源與農業研究院副院長 陳尊賢 圖/顏謙隆

陳尊賢表示,針對在氣候變遷下,農業部門如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與增加土壤碳匯的相關技術推動,關鍵目標在於推動農地的面積數量。

在減碳排農耕制度方面,在維持糧食安全前提下,如何減少水稻生產面積是第一個有效減碳排的策略。這部分的首要行動計劃包括綠色補貼、大糧倉計劃、配合水情計劃下的大輪作系統規劃、循環農業與農機補助等計劃推動。第二行動方案是發展減低甲烷排放的水稻育種技術,以陸稻栽培系統爲主。

陳尊賢表示,在土壤碳匯管理技術及低碳排作物耕作制度下,國際各國長期田間試驗研究結果,在優良土壤管理技術與耕作制度下,土壤碳匯速率每年每公頃可增加0.2至0.8噸碳。這些技術包括:有機物添加或堆肥施用、將作物殘渣全部迴歸農田、不耕犛制度、水土保持式耕犛、地表覆蓋式耕作、農耕地轉爲牧草地、草生地栽培、農地造林等。未來實際在臺灣推動農業土壤碳匯可朝臺灣紅壤地區及低肥力區,至少需要三至五年時間。推動增加草生地栽培與新增木竹材林地面積,可明顯增加臺灣土壤總碳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