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8萬人研究:這時間前睡覺 心血管風險降24%
一項調查8萬人的大型分析研究指出,晚上十點前睡覺,心血管風險降24%。(示意圖/Shutterstock)
生活作息是否正常,往往是健康狀態的決定性因素。《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刊載的研究顯示,較早的睡眠時間與較低的心臟病風險有顯著關聯。
●早睡早起較健康? 研究稱心血管風險少24%
該研究利用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中的88,026位受試者資料,平均年齡爲61歲左右、年齡區間爲43-79歲,其中58%爲女性。測試方式是用腕帶式感測器在7天內蒐集受試者睡眠開始與結束時間,並引領受試者完成健康與身體狀況評估調查。
此外,研究團隊亦爲受試者進行重新診斷,項目包含心臟病、心臟衰竭、與缺鐵相關的心臟病、中風與暫時性腦缺血等疾病。在平均5.7年的訪談期間,3,172 名受試者 (佔總體之3.6%) 被發現罹患上述心血管疾病。
(圖/潮健康提供)
研究結果顯示,睡眠時間落在「午夜之後」的受試者,心血管相關發病機率最高。相反地,睡眠時間介於晚上10點至11點間的受試者,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顯著降低。比起晚上10點至11點入睡的受試者,晚睡者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12%;與晚上10點前即入睡的受試者相比則提升24%。
●12點過後才睡 恐打亂生理時鐘增心血管風險
如果以性別作爲分析基準,該研究顯示女性增加心血管風險的可能性更高。研究主要作者、英國艾希特大學系統神經科學高級講師David Plans表示,可能與人體的內分泌系統有關。
內分泌對晝夜節律紊亂的反應具有性別差異,也可能與受試者大多爲停經後的婦女的年齡有關。從文獻回顧可發現,停經後婦女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幅增加。
(圖/潮健康提供)
Plans指出,從研究結果來看,規律且在固定時間上牀休息,對於心血管健康而言可能是負擔最小的作法。特別是午夜12點過後入睡,容易打亂人體的生理時鐘,迫使身體重新適應不同的作息型態,是影響心血管健康的不利因子。
不少研究皆指出人體的晝夜節律,有助於調節身心靈狀態,並與排毒、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有重要關聯。雖然無法從研究中得知,爲何心血管疾病與睡眠時間有關,但各種觀察性研究結果顯示,不固定的生活作息,會對心血管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特別是那些習慣晚睡、輪班工作者的潛在傷害,更值得個人與政府提高重視。
David Plans指出,雖然尚無證據解釋心血管疾病與睡眠時間的因果關係,但睡眠時間過短,可能是潛在的心血管風險因子。
單以女性來說,荷爾蒙對於晝夜節律的影響,以及停經後身體荷爾蒙所帶來的變化,恐使心血管疾病的致命風險增加。提醒人們,維持規律作息、並在固定時間點起牀,對各年齡層尤其中老年人相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