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子農場/人生的最後一哩

和弟弟妹妹去祭拜爸媽,老人家兩人第一次一起在墓園裡過清明節。

過去這兩年,父母相繼離開,心裡一直有種複雜又難以言說的哀傷。即使理性告訴自己,老人家已經離苦得樂。母親生前臥牀六年,父親小車禍後開大腿手術,年過80的兩老,離世前健康和生活品質並不算好。

總覺得自己沒能在父母生前讓兩人過得更好些,這樣的思緒時常涌現,遺憾與自責也不時襲來。

前往墓園的路上,在網路上讀到吳念真談到爲人生最一哩做準備的想法,那是2019年他幾度進出醫院之後的有感而發。

「人生最後一哩路該怎麼走,最好也是由自己決定。」吳念真說,自己之所以簽下「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DNR)」及「預立醫療決定(AD)」,是因爲不想要把這個困難的決定責任推給家人。因爲,那隻會讓親人更難承擔爲你作決定時所帶來的掙扎與痛苦。

目前,歐美日許多國家都早已成立協助規畫晚年人生的公益組識,把人生的最後階段界分爲三部分:

一、初老期(Go Go):從60歲到70歲,可以自由行走和自理生活的階段。

二、中老期(Slow Go):從70歲到80歲,飲食起居開始需要被照顧的階段。

三、終老期(No Go):從80歲之後,愈老愈無法自理的階段。

臺灣正步入高齡化的社會,根據內政部統計,65歲以上人口將於2025年首度超過20%,也就是到時臺灣會有超過500萬的老人。如果把這些人口當成資源來活化運用,將會是很大的能量;反之,如果無法善用這些人力資源,對社會就會是很大的負擔。

多年來,國立臺北大學社工系教授曾敏傑一直在倡議「學老」,讓老人進入學校學習各種老人必須明白的知識。他認爲,老年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人生階段,這件事對個人、家庭、社區及社會都是重要課題,每個人都應該提前爲自己的老年做準備。他甚至創辦《學老志》雜誌,以臺北大學爲基地,就鄰近長者參與大學社會責任(USR)計劃面對老化的學習經驗,倡議學老、分享學老、推廣學老。關於人生最後一哩的規劃,以下這幾本書也提供了不同面向的觀點和建議:

《臺灣死亡咖啡館》:「死亡咖啡館」活動在2010年由英國Jon Underwood創辦。他邀請幾位親朋好友,以輕鬆、自然的方式,聚在一起聊生死。以坦然、正面的態度談論有關生命和死亡的話題。這樣的理念開始獲得世界各地的響應,至今全球已有33個國家共舉辦2,800多場。本書作者將死亡咖啡館引進臺灣,過去二年推動了近百場活動。

《用創意享受銀髮人生》:面對老年、疾病或人生最後階段的挑戰,作者從心理、哲學、社會學、文學的角度,娓娓道來他是如何轉換心態,探索人生的核心意義,同時讓老年充滿創造力。這本書同時也探討,如何在人生的最後階段仍保持活力、不跟社會脫節。晚年生活可能充斥各種困難,但也可以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美好、最有價值的一段時光。

《離開後留下的東西》:遺物是對先人記憶的載具,作者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裡,接觸超過1,000人的死亡,他從裡面整理29篇故事。講述親人們如何從遺物感受到難以呼吸的悲傷,以及從全新的角度看待生命,探索人生意義。這本書是Netflix韓劇《我是遺物整理師》的靈感來源,核心訊息是「世界上一定有人會因爲我們好好活着而心存感謝,只是我們自己不知道而已」。

(作者是點子農場創新顧問公司執行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