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做工的人》:活着,就是要有夢想

電視劇《做工的人》是一部挺接地氣、挺好玩的臺劇,展現了臺灣底層民衆生活百態,然而前面的快樂都是爲後面的悲劇鋪墊的。劇中他們三個大老爺們就是要折騰,苦中作樂,只有這樣才能證明活着,就是要有夢想,哪怕不可實現也要有。整部劇的質感和風格就像做工的人頭頂上的帽子一樣,粗糙,實在,不完美。整部劇不歌頌誰,不批判誰,生活不易,但有廉價的快樂,平淡的幸福,縱然有災難也要向前看。

該劇改編作家林立青同名暢銷書,鐵工兄弟阿祈、阿欽和板模工昌仔、怪手阿全,幾個懷抱發財夢的好友,在工地裡搬演一場又一場荒謬搞笑的發財戲碼,這些古怪夢想述說着這羣人面對的各種困境。他們發夢、夢破、滿腔熱血再來一次,在塵土中不敗向前。從這塊地轉那方圍籬,幫人做工蓋房,卻只能望樓興嘆。有着各種人生難題的他們,努力用自己的方式活着,只是再怎麼樂觀,如果期待的一直事與願違,還能怎麼撐下去?

該劇的題材很新鮮,主角們是以往絕對不可能爲主角的一種工種和一羣人,絕對不會被關注到或有故事可寫可挖或有看點的一羣人。粗看男主阿祈是個沒文化想發財不踏實的工人,但他曾是鐵工廠頭家的兒子,照看弟弟離家出走的家裡生意積勞成疾,他想着一夜暴富是擔憂自己身體破敗等不到拼出頭的那一天。來錢的速度永遠比不上世界漲價的速度,也許同樣情況下你的活法並不會比他精彩或高明多少。故事給予了我們空間去想象去理解,而不是單純論斷人的好壞。

前期對阿祈的發財夢有多無語,最後對阿祈的離開就有多痛心,從阿欽推着阿祈出門一直到兩人告別然後死去,真的是哭的泣不成聲,也可能是和自己這兩天陰鬱的心境有關,但阿祈啊,你能不能不要走?你知道阿欽也同你一起走了嗎?你留下阿欽一個人叫他怎樣浪子回頭,快帶着阿欽回來做你的那些白日夢吧,你走後,工地都變得沉悶起來,大家都在懷念着你。阿祈啊,你對命運的樂觀和積極向上的那股力量,正像是底層人民追逐美好,與命運的頑抗。你知道嗎?阿昌的女兒考上了大學,女神也回到了阿全身邊,美鳳和小杰會越來越好,做工的人們也在慢慢獲得自己的幸福,生活總會像你認爲的那樣存在光亮。

湖南企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石同學在其代寫的解說詞中寫道,寫實的辛酸啊,每個想發財的底層打工人都是被社會捶打的千瘡百孔但依然熱愛生活啊。雖然最終還是都逃不過命運的持續捶打。結局實在太淚目,但是也可能是最好的結局。欣喜的是,這雖然是一出披着喜劇外衣的寫實劇,但是不經意透露的很多人性的光輝面才讓看劇的可以更相信,世界還不是最糟糕,我們還是有美好一面的。而恰恰是這種不經意的雞湯纔是最撫慰人心的啊。

這不是一部輕鬆的劇,雖然也穿插了很多輕鬆治癒的情節,但是看得並不輕鬆。好苦啊,普通人的生活好苦啊。夫妻貧賤百事哀,沒有錢的時候,試錯機會少,抗風險能力低,沒有那麼多閒情逸致談風花雪月,想的只有活下去,讓家人活下去、活得好一點。他們踏踏實實做工當然也能攢下錢,但都是用健康換的辛苦錢,想找一些輕鬆點的賺錢方法人之常情,但由於信息差,這些投出去的錢只能打水漂。跨越階層真的很難,資源都是高度集中的,錢都流向了不缺錢的人。

整部劇集的劇情是個悲喜劇,表面上是喜劇,但內在卻很悲苦,描寫了最底層人民辛苦生活苦中作樂的情狀。本來是很沉重的社會話題,又是一羣底層小百姓,但拍出來卻是有滋有味,笑容滿滿,同時不乏寫實的描繪,主角幾人幾乎踩過了所有會變窮的坑,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就像湖南企發文化王老師說的,這是披着喜劇外衣的悲劇,表面浪漫的批判現實主義,寫實部分之壓迫感令觀者亦共情至難以呼吸,浪漫橋段穿插其中又總是絕處逢生予人溫情與希望,只是這貫徹始終的希望本身就被賦予了沉重的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