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主看這邊!全臺16個國道充電服務站及4大服務一次看

歷經3階段的逐年建置,涵蓋國1、3、5、6等四條貫通臺灣的交通大動脈,北、中、南、東共15個大型服務區的國道服務區充電路網正式上線。遠見記者林仕祥攝影

電動車時代即將來臨,臺灣國道服務也再邁入下一個里程碑!歷經3階段的逐年建置,涵蓋國1、3、5、6等四條貫通臺灣的交通大動脈,北、中、南、東共15個大型服務區的國道服務區充電路網,終於在9月10日正式上線,有望解決過去電動車友心裡普遍的里程焦慮。到底未來實際使用充電站,有哪4大優質服務?充電站到底在哪?一次看懂。

隨着國道服務區充電路網的完成,整個國道系統,包括國1、3、5、6的15個大型服務區,以及東草屯休息站(請見文末表格),計有23站快速充電站,建置85樁充電樁、提供154格充電車位、建構充電總功率超過27MW(千瓩)的充電網,全臺北、中、南、東都有充電站。代表未來電動車友駕車出遊時,不再需要擔心車子的電量夠不夠,可玩到哪、充到哪。

充電站提供的4大服務

高公局指出,相較過去,充電路網上路後,能爲臺灣電動車友們提供4大優質服務,分別爲:

一、全數快充,所有的快充樁均爲200kW(瓩)以上,且七成爲350kW、360kW,在短暫休憩時間就能完成補電。

二、會員漫遊,不論是加入iCharging或EVOASIS的會員,都能啓動國道服務區充電樁(預計年底上線)。

三、隨插即充,綁定後不需打開App或手機掃描,每次插槍即可自動開始充電。

四、即時查看,透過高公局1968 App可查看每一站充電樁的即時使用情形,用車人想要「補電」時可隨時查看,避開熱點,節省寶貴的時間。

高效充電站:以後去上個洗手間,出來電就充好

國道服務區充電路網上線記者會,儘管現場稍嫌悶熱,但大批電動車友均齊聚一堂,包括特斯拉資深玩家、網紅阿格力都受邀出席,親眼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國道服務又邁進下一個里程碑了!」高公局局長趙興華回憶,早在6、7年前,高公局就在探討如何爲國道補上充電樁這最後一塊拼圖,而當時碰到的困難主要有兩點。其一是充電樁的充電槍款式太多,「不可能一個位置一種充電槍,那到時候會很難處理。」其二是服務區的停車位置有限,因爲國道服務區停車位的平均「翻桌率」僅約20分鐘,因此服務區若建置「慢充」,一臺車進來要停2~3小時,「我們會受不了。」

因此目前建置的154格充電車位,所有的快充樁均爲200kW以上,部分充電樁甚至充電10分鐘,就可再跑250公里,效率非常好。趙興華形容,未來進服務區爲愛車充電的體驗,就宛如現在爲汽車加油一樣,「來了就可以充電,充電期間去上個洗手間或買個餐飲吃一吃,出來剛好充滿電,就可以馬上離開了。」

未來進服務區爲愛車充電的體驗,就宛如現在爲汽車加油。遠見記者林仕祥攝影

2025年目標:全臺電動車主無里程焦慮

回顧國道服務區充電路網的建置過程,自2022年起分3年推動,其中中興電工是唯一全程參與的民間廠商,直到第三期的2024年,新創公司源點科技才加入團隊,一同爲臺灣的國道服務翻開新章。

「這一年來,我們常常在這邊(中壢服務區)監工監到半夜、看到日出……。」源點科技董事長陶百羣想起這趟奇幻之旅,心中百感交集。

他強調,「讓全臺電動車主無里程焦慮是2025首要目標,」經過4年多努力,源點已建置超過300支快速充電槍,除了跟高公局的合作,包括各地加油站、百貨公司、星級飯店及觀光景點,也都設置充電站,預計年底將建置500支快速充電槍、1000支以上慢速充電槍,「打造一個無所不在、值得信賴的充電網路。」隨着里程焦慮的緩解,陶百羣鼓勵車友們多出門暢遊,再去發現臺灣之美。

臺灣電車與充電樁比率,優於歐盟建議

中興電工則指出,自 2022 年 iCharging 在國內啓用第一座高速公路服務區快充站以來,國內電動車掛牌數已從 1.7 萬輛快速增長至超過 8 萬輛,這樣的市場成長反映出充電設施的完善,對電動車普及有重要推動作用。

隨着第三期案場的成功上線,加總前面兩期,中興電工在國道沿線的充電站數量累計至 16 站。第三期建置的充電站皆採用高效能充電設備,部分充電車位更是大小型車共用,進一步提高車位使用的靈活性,爲物流業者及小型電動車主提供更便利的充電解決方案。

「淨零碳排是全球發展趨勢,臺灣也必須要跟上這個趨勢,」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長黃運貴上臺時強調,交通運具的電動化、無碳化,將是交通部的政策重點。

他透露,目前全國電動車跟充電樁的比率已達8.2:1,快充的部分則爲34.9:1,「已比歐盟訂的目標更優,」政府將持續優化電動車的使用環境,讓電動車愈來愈普及,希望能在2040年,達成電動小客車市售佔比達到100%的目標。

在政策加持下,未來臺灣的用路環境,勢必將對電車的使用者越加友善,交通運具加速駛向「零碳排」,臺灣淨零碳排的道路,也愈走愈清晰。

國道服務站哪裡有充電站?查詢一覽

圖擷自遠見雜誌。遠見記者林仕祥製表

(本文出自2024.09.11《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