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護照”成出海緊箍咒 寧德時代等18家A股電池企業強制披露ESG報告

隨着全球範圍內能源危機的持續加劇,使用綠色能源已經成爲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

近年來,中國的新能源產業持續蓬勃發展,中國動力電池企業作爲出海代表,在全球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然而,中國的動力電池企業正面臨綠色壁壘等多重出海挑戰。

爲了提升自身國際競爭力,推動新能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越來越多的動力電池企業將ESG理念融入其發展戰略之中。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髮現,截至8月27日,A股動力電池產業共有46家上市公司,其中32家完成了2023年ESG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的披露,14家尚未披露報告,有待後續披露,目前披露率爲69.57%。

在這46家動力電池股中,有18家進入了ESG強制披露名單:先導智能、中偉股份、匯川技術、新宙邦、比亞迪、寧德時代、三花智控、億緯鋰能、恩捷股份、璞泰來、欣旺達、德方納米、當升科技、天賜材料、天能股份、湖南裕能、特銳德和星源材質。其中,天賜材料和天能股份未披露2023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特銳德、星源材質、湖南裕能尚未披露報告,目前報告披露率爲83.33%。

近年來,國外綠色壁壘逐漸加強,《歐盟電池和廢電池法規》(下稱“歐盟新電池法”)規定,自2027年起,動力電池出口到歐洲必須持有符合要求的“電池護照”,國內不少企業受到了歐盟新電池法影響,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髮現,比亞迪、寧德時代等9家動力電池企業未披露範圍3排放量,但無一例外都開展了碳足跡、碳排放管理相關的工作,並在報告中進行了披露。

多位業內人士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表示,歐盟新電池法將會給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帶來出口成本、技術成本增加,合規難度增大等挑戰,相關企業應該儘快提升研發能力和循環回收水平,完善企業供應鏈合規管理體系,加強各環節的認證檢測。

18家A股動力電池進入強制披露名單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7日,A股動力電池產業共有46家上市公司,其中32家完成了2023年ESG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的披露,14家尚未披露報告,目前披露率爲69.57%。同時,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A股5349家上市公司中,目前共有2187家披露了2023年ESG報告,披露率爲40.89%,動力電池股的報告披露率高於A股整體披露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在這46家動力電池股中,先導智能、中偉股份、匯川技術、新宙邦、比亞迪、寧德時代、三花智控、億緯鋰能、恩捷股份、璞泰來、欣旺達、德方納米、當升科技、天賜材料、天能股份、湖南裕能、特銳德和星源材質18家企業進入了ESG強制披露名單。其中,天賜材料和天能股份未披露2023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特銳德、星源材質、湖南裕能尚未披露報告,報告披露率爲83.33%。

在未披露溫室氣體排放量和尚未披露報告的5家公司中,天賜材料解釋稱,公司的2023年度碳排放數據正在覈查中,後續將通過官方網站披露覈查結果;天能股份披露了溫室氣體減排量,公司一年售出的電池可減少二氧化碳22665萬噸,相當於種植了約6.21億棵松樹。

值得注意的是,先導智能、中偉股份、匯川技術、新宙邦完成了溫室氣體範圍1、範圍2、範圍3的披露,匯川技術還額外披露了範圍4避免溫室氣體排放量。

匯川技術在報告中表示,公司範圍4的排放分爲直接避免和協同避免兩類。公司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帶有“避免排放”的特徵,例如變頻器產品的應用能夠降低生產設備能耗,從而避免了由於發電和電力傳輸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又如匯川技術作爲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的供應商,通過爲新能源汽車製造企業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促進了交通綠色轉型的進程。匯川技術認爲,相較於自身因運營產生的碳排放而言,其產品和服務所帶來的避免的排放更具有社會價值。

先導智能拆解了範圍3溫室氣體排放來源。在報告中表示,公司的溫室氣體盤查以“運營控制權”方法來設定組織邊界,納入範圍3的排放源包括購買的商品和服務、資本商品、上游運輸和配送、運營中產生的廢棄物、商務旅行、僱員通勤、下游運輸和配送、售出產品的使用和下游租賃資產。

電池企業出海新門檻

“雙碳”目標提出後,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相關供應鏈、產業鏈的佈局迅速擴張,電池板塊尤爲值得關注。

如今,中國的動力電池在全球佔據重要的分量。據韓國市場調研機構SNE Research的數據,中國動力電池在歐洲的市場份額已經從2020年的14.9%上升至2023年的34%。日前,工信部發布了2024年上半年全國鋰離子電池行業運行情況,1~6月儲能型鋰電池產量超過110GWh,新能源汽車用動力型鋰電池裝車量約203GWh,1~6月全國鋰電池出口總額達到1934億元。

今年,《歐盟電池和廢電池法規》正式生效。根據歐盟新電池法,自2027年起,動力電池出口到歐洲必須持有符合要求的“電池護照”,記錄電池的製造商、材料成分、碳足跡、供應鏈等信息,這將對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出口歐洲帶來嚴峻挑戰。

北京道可特(上海)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王麗波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歐盟新電池法影響中國電池行業的整個供應鏈,出口企業合規難度大。歐盟新電池法要求電池全生命週期碳排放及循環利用可溯源,首當其衝的是下游的電動汽車出口企業,進而影響電池進出口企業,最後傳導至上游提供電池組件的基礎材料的供應鏈企業,例如銅業、石墨、有色礦業、炭黑等電池組件相關的行業。“出海企業不僅要做到自身碳足跡可查,碳數據合規,更要將範圍擴大至整個電池產業鏈的所有環節都要符合歐盟標準。”

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經理張雨薇建議,中國電池企業必須積極採取措施,如建立碳足跡監測和報告體系、提高生產效率、採用清潔能源、減少材料碳排放等,以滿足歐盟法規的要求。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髮現,不少企業在其ESG報告中提到歐盟新電池法對其自身發展的影響。恩捷股份在報告中提及,歐盟新電池法的落地以及政策的變動,可能導致公司高耗能設備等現有固定資產的提前淘汰。

目前,我國出臺了《關於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等相關政策,不少動力電池企業正逐步加強碳足跡管理,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應對歐盟碳關稅、歐盟新電池法等政策法規給中國企業出口帶來的挑戰。

比亞迪內部制定了《比亞迪碳排放管理》《比亞迪公司碳排放量化管理規定》和《比亞迪公司產品碳足跡管理辦法》,以此提升公司碳排放管控水平。寧德時代則定期披露有關排放績效、覈算方法論、第三方覈查聲明以及碳減排行動進展的報告,在報告期內發佈了《寧德時代2022年度碳排放覈算報告》,同時對2023年溫室氣體排放開展了測算,依據能源消耗量及能源使用結構的變化情況分析排放總量變化原因。

中偉股份計劃在2025年披露碳足跡的相關報告。中偉股份表示,在碳足跡管理方面,公司已於2023年開展產品碳足跡覈查和產品生命週期管理,並將在2024年持續擴大產品生命週期管理和碳足跡覈查範圍,計劃在2025年出具產品全生命週期評價報告併發布產品碳足跡報告。

無獨有偶,新宙邦也在加碼碳排放覈算與產業鏈減碳的工作。新宙邦表示,截至2023年末,公司共有30名員工獲得碳覈查內審員資格。

在氣候變化風險與機遇管理方面,億緯鋰能在報告中提及國內外與氣候相關的政策的出臺和法規趨嚴,公司的應對措施是針對海外新規加快建設合規能力,促進研發和質量管理體系接軌國際,提升出口產品競爭力。

報告期內,德方納米爲應對歐盟新電池法、碳關稅等措施,響應國家實施的能耗雙控、“雙碳”目標等政策,設置了2023~2025年度的能源管理目標,組織了多場外部培訓、節能宣傳週等活動。

要實現全鏈條合規

目前,A股披露ESG的動力電池企業佔比近七成,相比去年提升了20多個百分點,無論是迫於壓力還是趨於動力,我國動力電池企業已然在積極面對新的變化。

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ESG管理部總經理劉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長期看,歐洲新電池法案將催生行業新一輪變動,加速市場競爭格局的演變,推動全球電池企業向低碳化轉型。中國電池企業在碳足跡管理方面需要加大技術研發和數據收集的力度,以滿足嚴格的碳足跡要求。

目前,欣旺達開展了供應鏈低碳管理、碳足跡計算、電池護照等多個項目,以滿足政策、客戶和社會責任的要求。其中電池護照項目通過工業互聯網+區塊鏈技術深度融合,建設一套全生命週期數據採集軟件,可生成符合歐盟要求的證書及可供合規查詢的電子記錄,幫助集團解決EV電池、2KWh以上的工業電池、LMT電池向歐盟合規出口的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出海企業最薄弱的環節往往是供應鏈的合規管理,而歐盟新電池法恰恰要求電池全生命週期都需要材料再循環、碳足跡可追溯、管理符合歐盟要求。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副院長施懿宸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完善的供應鏈ESG管理機制能有效迴應法案對供應鏈盡職管理議題做出的各項申明。“中國大部分企業在ESG信息披露報告中,對供應鏈上游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指標管理制度較爲欠缺,部分企業對上游企業的污染排放、員工權益、合規等指標上均未形成一定的重視。企業可通過供應商培訓或企業參與的形式提升供應商ESG表現,強化整體能力。”

實際上,不少企業正面臨着兩難困境,既需要完成碳中和目標,又需要避免爲供應鏈增加壓力與成本。上海大學文化新經濟研究院秘書長吳華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大型企業要制定良好的減碳標準來引導產業鏈上游的企業一起參與,要形成正向的投入,而不是反向的倒逼。

“借鑑國外企業相關經驗,其實國內龍頭企業也可以建立基於自然解決方案的產業鏈協同基金,由鏈主企業主要投入,供應鏈企業參與投入,形成共同的成果。如此,鏈主企業就有了一個高效的抓手,直接推動供應鏈企業進行符合鏈主需求的減碳行動,同時也可優化供應鏈企業的減碳成本,讓供應鏈企業更樂於接受。而目前大多數鏈主企業只是從成本、工藝等角度對供應鏈體系提出要求,無法形成更高層次的協同關係。”吳華說。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盧陶然、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閆碩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