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號洪水」奔向洪澤湖 淮河二期工程面臨防洪試煉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即將迎來「第一號洪水」。(圖/翻攝自淮安市水利局)

記者陳香菱/綜合報導

淮河在13日形成今年「第一號洪水」,14日已順利通過王家壩,「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在5月已有抽排功能,這波洪水將考驗工程的防洪成果。此次工程是淮河流域防洪工程體系的標誌性、戰略性工程,建成後將提高洪水排泄能力,把洪澤湖的防洪標準由100年一遇提高到300年。

淮河入海水道建設工程位於江蘇省淮安、鹽城市內,工程分爲兩期建設。一期工程於2003年建成通水,全長112公里;二期工程於2022年7月30日開工,全長162.3公里,預計工期爲7年。一期總投資人民幣41億元(約新臺幣174.4億元),二期更提高到438億元(約新臺幣1863億元)。

入海水道二期工程,被列入國務院重點推進的55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主要是在一期工程基礎上,加高加固河岸的堤防,擴建二河、淮安、淮阜、濱海、海口5座樞紐建築物,將行洪流量從每秒2270立方公尺提高到7000立方公尺,是中國成立以來,江蘇投資額和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

二期工程建設處副主任謝亞軍介紹,這次工程採用了高分子聚合物抑塵劑、混凝土自動噴淋養護、坡邊穩定自動監測、地下水位自動監測等新材料、新技術,有效提高了施工品質和效率,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

水利部部長李國英也表示,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設是淮河流域防洪工程體系的「標誌性、戰略性工程」,要嚴格執行建設管理制度,高標準、高品質的推進工程建設,希望能早日建成,好好發揮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