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徽評:循跡“荊楚之行”走好“農業強國”之路

(原標題:【地評線】徽評:循跡“荊楚之行”走好“農業強國”之路)

11月4日至6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來到湖北孝感、咸寧、武漢,深入博物館、農村、科技和產業創新平臺考察調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村天地廣闊,農業大有可爲。發展現代農業,建設農業強國,必須依靠科技進步,讓科技爲農業現代化插上騰飛的翅膀。廣大黨員幹部要循跡“荊楚之行”,着力推動農業發展,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走好農業強國之路。

循跡“荊楚之行”,於“上下求索”中找準“科技創新”關鍵詞,走好“天工人巧日爭新”的“農業強國”之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可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爲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廣大黨員幹部在積極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同時,要深刻理解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不是簡單地替換舊有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而是要促進農業和科技深度融合,推動科技力量賦能農業發展模式,通過發展“智慧農業”,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將傳統耕作、播種、施肥、灌溉等方式逐步轉變爲運用大數據、雲平臺進行智能化生產的模式,促進農業可持續、高質量和綠色發展。

循跡“荊楚之行”,於“築巢引鳳”中找準“鄉土人才”關鍵詞,走好“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農業強國”之路。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鄉土人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廣大黨員幹部要清楚地認識到,發掘“鄉土人才”應堅持“內育”和“外引”相結合。一方面,要從本土鄉村好青年、退役軍人、致富能手、高校畢業生、外出務工經商及返鄉創業人員等多元化人羣中,發現致力於鄉村發展的“新農人”、農產品銷售的“代言人”及現代農業發展的“宣傳員”等“鄉土人才”;另一方面,着力秉承“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的思想,營造良好的人才“棲息地”,吸引更多農業科技人才赴鄉村、到田間,在鄉村沃土上播撒“科技興農”的種子,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爲農業現代化注入科技的活力。

循跡“荊楚之行”,於“問需於民”中找準“資源稟賦”關鍵詞,走好“因地制宜巧發展”的“農業強國”之路。“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農業現代化發展沒有統一“模板”,亦無固定方法。廣大黨員幹部在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進程中,切忌“照搬照抄”、盲目模仿,必須深入瞭解當地的自然條件、民情民意、文化傳統、農業基礎及特色資源等要素,做到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在充分發掘和理順鄉村農業資源“存量”的基礎上,有效發揮地方特色優勢,將“土特產”做精做細,激活鄉村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一池春水”,讓鄉村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底盤”更穩,動力更足。(作者 劉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