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人淪爲權利玩物,揭露階級矛盾殘酷真相,這高分R級片太敢拍

時隔5年。

這部“愛說真話”的恐怖片,又出了它的前傳。

說是恐怖。

的確。

血漿管夠。

行兇時:

女人的手被活生生地壓斷,血液四濺;

廝殺時:

人如野獸一般,在狹窄的房間裡撕咬着;

毫無理智與秩序可言。

戰役結束後:

又是“屍海”洶涌,人如草芥,被處理,消化掉。

對於看慣了血漿片的你們來說,可能還是嗤之以鼻,“這算啥”。

但,如果Sir跟你們說。

這些血腥,不過是皮毛。

這些暴力、兇殘的行爲之下,卻道出了人類社會的兇殘規則:

一個以人爲燃料的社會。

一個以人吃人的階層。

想起來了麼。

2019年《飢餓站臺》首次登陸流媒體,後來成爲短視頻反覆解說的爆款電影。

被譽爲“監獄版《寄生蟲》”,“豎版《雪國列車》”。

而等待五年後,《飢餓站臺2》上線。

Sir就來說說這部“前傳”,是不是還那麼大膽:

飢餓站臺2

El hoyo2

01

還記得第一部的故事嗎?

一個“監獄坑”裡。

每天,一個盛滿美食的平臺會由上至下降落,每層停留幾分鐘。

頂層享受大餐。

中間層吃殘羹。

到了底層,就連渣也不剩了。

這是個標準的階層社會縮影。

我們的主角爲了改變這樣“人吃人”的現狀,讓下層人也有東西可吃,曾做出這麼一個舉動:

呼籲大家自發性團結。

也就是每個人都控制自己的食量,多留點給下面的人吃。

有用嗎?

沒有。

任是他怎麼呼籲,每天上層的人依舊胡吃海喝,下層的人依舊骨頭都分不到。

理想社會,終究敵不過叢林法則。

可是。

作爲前傳,《飢餓站臺2》卻告訴我們,這樣的理想社會的確存在過。

而且比他們呼籲的方式更合理。

怎麼說?

故事,要從一個女藝術家與一個胖男人開始說起。

話說兩人帶着各自的罪惡,來到監獄坑裡接受懲罰。

第一個月就被分配到了24層。

還不錯是吧?可以大吃特吃了?

可樓上的人卻告訴他們:

在你們進來時都報過自己喜歡的食物名稱,這裡的食物也是根據那些信息供應的,所以你們只能吃自己提過的食物,其他一律不得觸碰。

所以,女藝術家與胖男人學會的第一件事,就是,只吃自己的東西。

如果有人違反了怎麼辦?

吃的人等於觸犯了法律,會受到別人的制裁:

上兩層的人會充當執法者的角色,跳到“犯罪者”一層,將其直接斃命。

而被吃的人。

不好意思,你只能忍着,等待第二天的到來。

而不能去吃別人的食物。

爲什麼?

因爲,被奪取食物的人,如果繼續剝奪別人的食物,惡性循環之下,就會有人沒飯吃。

看出來了吧?

在這裡,你可以將“食物”理解爲利益分配,每一個人都有定額的利益,如果侵佔他人利益,就是犯法。

那麼,如果有多餘的食物呢?

比如,如果上層有人在執法中死去,那麼他的那份食物是不是可以被下層分配?

不好意思,也不行。

死去的人的食物寧可倒掉也不可以動。

爲何?

因爲如果能隨意分配別人的食物,那麼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破壞了制定的規則。

要知道人最難控制的就是慾望。

在慾望的驅使之下,人們很可能逐漸擴大搶奪的邊界。

甚至直接去殺人。

所以,寧可把死者的利益扔掉。

也要去維繫法律的權威性。

很合理是吧?

我們幾乎可以想象,在這種暴力秩序的威嚇之下,整個監獄坑很可能會做到人人都遵守“法律”的程度。

而一旦每個人都只拿自己的東西。

那麼,哪怕你身處最底層,也不會擔心自己的利益被上層人所侵吞。

果然。

開頭那個光膀子的胖男人,在學習了這樣的法律之後,認同了規則,並開始分享自己的食物。

他穿上了衣服,成了一個體麪人。

而主角所在的監獄坑。

肉眼可見,在這個體制下,一切也都在開始變好。

食物已經到達了175層。

但,問題來了:

我們都還記得第一部時,那混亂的人吃人的慘狀。

在132層時便已不剩任何食物。

既然一切都在變好。

那麼,這樣的制度又怎麼會轟然倒塌?

02

一句話形容:

這個制度看似完美,其實不過是一個不合時宜的烏托邦而已。

制度設計的初衷很好。

是爲了“人人有飯吃”。

可細看下來,卻是漏洞百出。

比如:

“每個人只吃自己的食物”。

沒錯,這句話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問題。

但還記得第一部裡,這個食物是怎麼定下的嗎?

面試時,HR問:

你最愛的食物是什麼?

這句話得到的答案是五花八門,可以是正餐,比如胖男人喜歡披薩,也可以是甜點,比如一小顆櫻桃之類的。

但是。

當“最愛的食物”變成了“只能吃的食物”。

那麼,平均分配就成了一個笑話。

一個例子。

當女主從24層掉到180層,也開始擔心沒有食物時,她向下層的人問,點了什麼菜。

當得知是一道甜品時,她只能說上一句:

偶爾吃點甜點也不錯。

是啊,你指望一個人每天只吃杏仁奶油酥餅。

而不覬覦真正能吃飽的食物嗎?

所以,在伊始,看似烏托邦式的美好幻想“只吃自己的食物”這項規則,就是錯漏百出。

但問題是。

即便是這樣空想式的,不合時宜的制度,也依然有人堅決執行它。

沒有絲毫探討的空間。

電影裡有一位一直爲這個制度辯護的年輕人。

羅伯斯庇爾。

爲什麼取這個名字?

其實在高中的歷史裡,我們都學過這個人。

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

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政治家,雅各賓派專政的最高領導人,爲窮人壓迫者的辯護者,保皇黨與腐敗政客的敵人。

他的初衷雖然是爲底層人追求平等,但,也是以嚴格執法著稱。

最後因爲政變失敗,又被保守派砍頭。

所以電影真正想說的是什麼,也該看出來了吧?

片中還有個更極端的例子。

鐵血執法者的頭頭,達金·巴比。

他堅定地捍衛着監獄坑裡“法律”的唯一解釋權,並用武力威脅所有人都必須嚴格遵守。

到什麼程度呢?

一次,在監獄坑裡,有獄友救助了一個差點要餓死的人。

卻被嚴苛巴比判處死刑:

他決定殺一儆百 執行警戒式懲罰

達金·巴比下令把她赤身綁在站臺上

把沒有防備能力的人送往底層

看樓下幾層的人把她活剝生吞

另一次。

因爲有人沒有遵守法律,51層女主和同伴決定見義勇爲。

她們跳過“只有上兩層人才可以執行懲罰”的規定,直接下到54層,殺死了違法者。

但結果呢?

達金·巴比不但懲罰了她們,將女主斷臂,女主的朋友被殺死,連中間兩層沒有阻止女主見義勇爲的人都受到了懲罰。

爲什麼會這樣?

其實只有一個詞:

權力。

不管一個制度建立的初衷如何,當權力被集中到某些個體身上,那麼他們便會盡所有可能維護這個制度的“正常運轉”。

哪怕是一點點偏差都不允許。

至於執行法律的後果是不是符合大多數人利益?

他們不在乎。

並美其名曰,這是爲了未來的穩定。

這是一個可怕的代價

但爲了維護法律

這樣的代價也值得

怎麼辦?

反抗。

當一個人時刻感受到壓迫感與不安全感的時候,必然會激發起反抗的決心。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

因爲女主捍衛法律,卻被斬斷了一隻手臂後。

象徵着體面的衣服,無法扣上釦子。

她想要逃跑。

這個月,她在72層,食物都還充足,但她卻選擇拿起了棍子,隨着餐桌往下降去。

並集結了一羣,被保守派嗤之以鼻的“自由派”:

看透了保守派的僞善,只追求當下儘可能多掠奪的一羣人。

起身反抗。

當這羣自由派與保守派,終於爆發一場戰役。

在監獄坑裡,看似公正的、視爲神聖的“法律”制度,也被沖垮。

制度的禮崩樂壞,可以認爲是人心貪婪所致。

也可以認爲。

是“僞烏托邦”褪去了它的面具,在集權之下,人們渴望着屬於自己的一點自由。

03

當然,《飢餓站臺2》的口碑並不好。

豆瓣5.7。

IMDb5.0,而在爛番茄上,觀衆的爆米花桶更是徹底翻了。

這裡有着劇作本身的問題:

這像是一部用理念建構的寓言,而不是從影像出發的電影。

不同於第一部清晰的階級批判。

導演在第二部講述制度推演時,更像是議題討論,如理中客般地全部質疑一通,但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解決方案和傾向。

讓人看得一臉懵。

也有着觀衆期待的偏差:

在第一部結尾小女孩被升向一個未知世界的時候,觀衆更想知道這個“監獄坑”的來源是什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大手在操控着這一切。

而《飢餓站臺2》這些問題一個都沒有解答。

甚至還挖了更多的坑。

這樣的處理方式,顯然會給熱情的觀衆潑上一盆冰水。

但。

即便如此,Sir依然對下一部充滿期待。

爲什麼?

因爲它依然敢說點真的。

雖然是將國家、階層,簡化成幾個符號,融在了這“監獄坑”裡。

但,它在吐槽社會現狀時,也毫不手軟。

比如第一部裡,與男主同牢房的女士想讓下層的人,按需分配糧食,不要吃得太多,導致樓下的人沒飯吃。

樓下人不聽。

他便開始威脅。

樓下人才終於聽取他們的建議。

女士問他,你也可以向上管理。

男主拒絕了,理由是:

因爲我不會朝上拉屎

或者這一部裡。

女藝術家最初認爲,我們相信新來的獄友,也會學習法律。

我們不能質疑制度。

從她紋身的一架天平可以看出,她是相信絕對公正的人。

但同伴的一句話,讓她徹底閉嘴:

我們是在24層學會尊重法律的。

什麼意思?

Sir覺得,這可能是《飢餓站臺2》裡,最真實的一句話。

很多時候我們質疑別人不守規則。

卻往往忘了,當一個人沒有了物質的保障,所謂規則,都是扯淡。

“法律”對長期處於飢一頓飽一頓的人們來說,其實毫無用處。

所以說到底。

我們爲什麼喜歡這樣的作品?

其實還是代入感。

將自己平時敢怒不敢言的情緒代入這被困的上、中、下層級之中,將自己被壓迫的不公待遇,視爲必然要遵守的自上而下的規則、法則,通過電影宣泄出來。

而對於《飢餓站臺》這樣的高概念設計來說。

它能延伸的話題與擴展的空間,還有很大。

如果繼續下去,也許它終會一步步地,接近人類社會的本質。

哪怕是一則寓言。

哪怕模棱兩可。

也足以讓習慣於影影綽綽地去談論社會的我們,產生期待。

說到這裡,Sir忽然想起來影片裡出現的一副畫。

《溺水的狗》。

這是西班牙畫家戈雅的作品,也是電影裡女主的救命稻草。

它說的是什麼?

一個陷入河流(或者沙海)小狗的無助與絕望。

其實回頭想想。

在歷史面前,在階層面前,在政治面前,在一切宏大敘事面前。

我們何嘗不是如此呢?

而這。

或許纔是《飢餓站臺》系列,該走的方向。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小田不讓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