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險夯...投保人數飆 開賣八年成長163倍

臺灣愈來愈多人喜愛登山活動,再加上政府「開放山林」政策,登山人潮成長。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愈來愈多人喜愛登山活動,再加上政府「開放山林」政策,登山人潮成長,但也連帶增加山難事件,日前就發生新北市瑞芳山區虎頭蜂羣攻擊登山客意外事件,造成11傷二死,爲了增加自身保障,不少民衆將目光投向登山險。據產險公會統計,自2014年首張「登山綜合保險」問世至2021年底,投保人數從904人增加至14.9萬人,大幅成長約163倍。

據產險公會統計,近三年登山險承保人數不斷增加,2019年承保人數爲8萬7,722人,保費收入爲1,125萬元;到了2020年,投保人數直線上升,來到14萬6,841人,保費收入爲2,213萬元。

登山綜合保險投保概況

2021年受到疫情影響,5、6、7月登山旺季國內宣佈三級警戒,全年投保人數僅小幅增加至14萬8,678人,保費收入則略減爲2,106萬元;截至2022年5月底,累計已有64萬7,333人投保。這也顯示民衆投保登山險的風險意識增加,加上目前臺中、花蓮、南投、屏東、苗栗這五個縣市強制要求登山客投保登山險的規定,都讓登山險投保率大幅度提升。

攀登高山可能遇到高海拔與極端氣候導致的突發狀況,登山險承保範圍包含因登山事故(如山崩、失足、失溫中暑、高山症等)發生意外所導致的死亡、失能及實支實付醫療費用,與搜尋、救護、遺體移送等緊急救援費用,一日保費約在100多元上下。

目前有八家產險公司提供登山綜合保險,分別是富邦產、兆豐產、明臺產、旺旺友聯、新光產、國泰產、泰安產及新安產。

據富邦產險官網統計,民衆在登山前於富邦網路投保「登山綜合保險」,2023年有逾八成民衆選擇200萬保額;二成民衆選擇100萬保額,登山地點又以玉山、北大武山、奇萊南華、合歡山等地最多,顯見民衆對登山風險管理已經有相當的認知。

不過,也提醒民衆,若是故意、犯罪、戰爭行爲,或未經許可闖入禁區、未依法令規定,攜帶定位器材及緊急通信設備、任意變更登山活動計劃、未由領隊帶領、超出預定下山時間24小時內所發生之搜尋費用,或是直升機救援費用,皆不在登山險的保障範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