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學者:德國是一個回收國家?中國做得更好

參考消息網8月28日報道 德國《焦點》週刊網站8月22日發表題爲《德國是一個回收國家?中國展示瞭如何做得更好》的文章,作者是德國萊布尼茨熱帶海洋研究中心科學主任、不來梅大學全球可持續資源研究教授雷蒙德·布萊施維茨。全文摘編如下:

德國喜歡誇耀自己是循環經濟領域的世界冠軍。從私人家庭中的包裝分類到玻璃瓶押金制度,再到令人印象深刻的金屬和紙製品回收率,很多方面都能體現這一點。“德國製造”還意味着,今天的垃圾就是明天的原材料。相反,中國卻因空氣污染、堆積如山的垃圾而備受輿論關注。

我們的觀點與之相反:在向循環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德國可以從中國學到很多東西。就政企互動而言,中國在以下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提高資源生產率

自1990年以來,中國的資源生產率翻了一番還多。換句話說,利用更少的原材料實現更高的經濟增長。與此同時,德國和歐盟的資源生產率卻停滯不前。德國追求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是到2020年將資源生產率提高40%,這一目標顯然沒能實現。

爲什麼呢?一方面,中國曾在多年內保持兩位數的經濟增長率,在此期間,環境污染加劇。但另一方面,中國已將其經濟與原材料消耗脫鉤,每實現1%的增長所需的原材料越來越少。廢舊材料的回收利用和二次材料的使用呈上升趨勢。

德國的學習目標是最終認真對待提高原材料生產率這一問題。當前的《國家循環經濟戰略》草案正按照歐盟的目標向前推進。到2030年,二次材料在所有投入使用的材料中所佔比例將翻一番。這樣挺好,德國是可以學習並去實踐的。

建設生態工業網

中國的大部分生產是在大型企業網絡中進行的,這類網絡在中國被稱爲“工業園區”。此外,中國從多年前開始建設生態工業網絡,實現從創新到示範項目、從小規模生產到大規模市場的無縫銜接。

在推廣循環經濟方面,中國比德國做得更好。這包括穩健的融資,以及通過爲新產品的銷售和購買設置配額來調控市場發展。電動汽車的成功就是一個例子。

德國的學習目標是制定以任務爲導向的創新政策,通過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表現優異的主體爲循環經濟提供助力。也就是說,制定跨部門和跨職能的方案,以便通過創造和應用知識創新來實現應對緊迫社會挑戰的宏偉而明確的目標。

制定可衡量標準

在中國,所有生產領域都有可衡量的指標和技術標準,這些標準在經濟發展五年規劃和政策中不斷被提升。德國對這種動態標準制定方法並不陌生。唯一的問題是,它很少得到系統性推動。遺憾的是,歐盟層面的遊說利益集團在這一問題上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生態設計方針可以爲我們指明方向。向中國學習在這裡意味着,從宏觀經濟、工業部門和產品組別的宏偉目標中爲企業和生產流程推導出具體的指標和動態目標。

德國的學習目標是,在建築材料、生物原材料(例如木材)、汽車和電池、可再生能源技術、塑料、服裝和紡織品、信息和通信技術以及電器等領域加強循環利用。換句話說,這是幾乎所有企業和未來價值鏈面臨的一項任務。

毫無疑問,中國自身也面臨一些挑戰。幾十年來,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幾乎不可阻擋地上升。然而根據國際能源署和一些業內人士的估計,中國的排放量已經達到峰值。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資超過中國。循環經濟正進一步發展成爲氣候中和的引擎。在德國政府的對華戰略中,由於系統性競爭,氣候保護是德國尋求同中國合作的少數幾個領域之一。

許多跡象表明,在未來開展平等對話是很有意義的。在向循環經濟轉型方面,德國可以向中國學習。雙方還可以在關鍵原材料方面開展合作,使得在產品循環過程中更容易追蹤這些原材料,從而讓其回收成爲可能。中國正在談論未來的“生態文明”——這也是在邀請我們進行思考。(編譯/宋羽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