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屠夫做「浣熊香腸」爆紅 追溯來源與「納粹德國」有關?

▲浣熊。(示意圖/Pixabay)

圖文/CTWANT

近期中文網路開始流傳「德國浣熊香腸」爆紅一事,引起不少網友的關注與討論。而有熟悉歷史的網友也針對這則新聞科普,表示德國之所以會遭到浣熊肆虐,主要起因就是「納粹德國」時期,有人特意引進,再加上狩獵協會的放任,讓德國自1950年代就遭到浣熊的肆虐。

臉書粉絲專頁「海獅說」日前就發文表示,1930年代,當時納粹執政的德國正在入侵其他國家,卻被浣熊「逆向入侵」。1934年,納粹政權剛滿一年,德國中部的Edersee湖區,一名當地飼養員引進了4只來自北美洲的浣熊。據說這些浣熊原本是被引進來製作皮草,但飼養員認爲放養到森林中可以增加本地的生物多樣性,同時提供獵人狩獵的機會,因此決定放養這些浣熊。

由於德國是個重視手續的國家,飼養員向帝國狩獵協會(Reichsbund Deutsche Jägerschaft)申請放養許可。據瞭解,該協會是納粹德國的官方狩獵組織,所有有執照的獵人都必須參加,由戈林(Hermann Göring)擔任帝國狩獵大師(Reichsjägermeister)。因此,德國流傳着「浣熊是戈林放養的」的都市傳說,但實際上,批准放養浣熊的應該是狩獵協會的一名高級主管威廉(Wilhelm Sittich Freiherr von Berlepsch)。

4只浣熊被放養到野外後,經歷了數年繁衍。在1945年時,由於空襲的緣故,柏林附近的一個毛皮農場被炸燬,原本應該被做成毛皮的25只浣熊逃脫,建立了德國第二個浣熊族羣。而隨着浣熊數量迅速增加,它們的活動範圍逐漸擴大,甚至開始進入城市尋找食物。

浣熊的德文名稱是「Waschbären」,直譯爲「洗洗小熊」,這個名字源於浣熊吃東西前好像會洗手的習性。1950年代,浣熊在德國的危害逐漸顯現,浣熊是雜食性動物,從森林裡的漿果、肉類,到城市中的堆肥和殘渣,幾乎什麼都吃。而浣熊也逐漸發現,比起森林,人類的城市能提供更多的食物來源。

其中最爲悲慘的就是位於德國中部的卡塞爾(Kassel),該城市被稱爲「浣熊首都」,這裡的浣熊密度比其他地區高出20倍。浣熊佔據了城市的公園和街道,甚至入侵居民的房屋,與家裡的貓狗發生衝突。牠們還會突襲花園、垃圾箱,甚至爬進煙囪,掰開屋頂瓦片。

一位名叫貝克(Frank Becker)的浣熊獵人表示,有次浣熊羣入侵閣樓,導致閣樓完全被毀壞,造成高達1萬歐元(約35萬臺幣)的損失。

由於浣熊在德國的數量持續增加,並且對居民生活帶來不少麻煩。而一直到2022年,在卡德開設肉品專賣店的德國屠夫邁克爾(Michael Reiss),便突發奇想的開始販售加工浣熊肉,其中包含肉丸、香腸、午餐肉等商品,沒想到大獲好評。

延伸閱讀▸ 上海媽媽生黑寶寶爸爸瞬間綠了 她急撇:沒去過非洲▸ 媳婦喊「給1000萬不離婚」婆婆猶豫了 律師瞬間打醒:怎知會不會再鬧一次?▸ 坐博愛座遭公車司機驅趕:不起來就不開車 OL氣炸揭真相:車上很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