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法院打造陶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高地

瓷都千年窯火 司法匠心守護

——德化法院打造陶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高地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6月6日訊 “德化年均作品版權登記數量佔全省近40%,連續20年蟬聯全省各縣(區、市)第一,近10年間合計登記作品版權26萬餘件。2023年陶瓷產業集羣規模達577億元、增長14.9%,成功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這一組組亮眼的數據,生動展現出德化陶瓷產業旺盛的生命力和勃勃生機。

傳承千年的德化陶瓷依然窯火不熄,得益於歷代陶瓷藝人在傳承中不斷創新,也得益於長期以來在版權保護上的不懈努力。近年來,德化法院堅持能動司法,協同發力、多措並舉助力構建高效的陶瓷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機制,以優質高效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爲“世界瓷都”高質量發展護航。

強化保護“全鏈條”

知產保護有速度

“你們動作真的太神速了,要不然這批貨運出去可就糟了!”4月18日上午,想起前一天的同一時候,自己還在德化法院立案大廳申請訴前證據保全,而現在就已經看到涉案陶瓷產品被集中銷燬了,張某忍不住爲此點贊。

這是一起涉陶瓷著作權典型案例。張某認爲某陶瓷公司侵犯其美術作品《檸檬矮桶》的著作權,並得知其將於4月17日下午準備運輸該批產品到海關出口,遂於當天上午向德化法院申請訴前證據保全。經過審查受理,德化法院迅速啓動保全措施,採取保全行動,並依法清點涉嫌侵權陶瓷產品980件,整個過程僅50多分鐘。

訴前證據保全後,張某向德化法院提起著作權侵權訴訟,承辦法官隨即多次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最終,雙方達成被告某陶瓷公司立即停止侵權、銷燬侵權產品,並支付和解款的調解協議。次日,該批侵權產品就被集中銷燬。

近年來,德化法院在辦理知識產權案件方面逐步建立了全鏈條快速審執機制,自2014年全省首推“1小時”訴前證據保全機制,截至目前已有效清點涉嫌侵權的成品、半成品、花紙、模具、包裝盒等70萬餘件。同時,成立“4名法官+1名法助+4名書記員”專業審判團隊,2021年以來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2288件,一審服判息訴率97.03%,平均結案時間同比縮短43天,判賠率同比增多14.16%;定期開展涉知識產權專項執行行動,執行完畢率、執行標的到位率等指標逐年得到優化,“舉證難、週期長、賠償低”等難題逐步得到了化解。

凝聚解紛“大合力”

知產保護見力度

德化法院注重抓前端、治未病,構建“政協+法院+協會”“1+1+N”訴源治理新模式,加大知產糾紛訴源治理、多元解紛、訴調對接等工作,提升保護整體效能。

“他前期都是找我拿貨,店鋪用的是我的產品圖片,實際賣的卻是別人的產品。”

“差不多的產品他給的價格比別人高不說,每次找他拿貨態度還特別差。”

近日,在陶瓷行業政協委員履職解紛室裡,一起著作權糾紛案件的雙方當事人剛一見面就吵了起來。原來,鄭某創作完成多款“簡葫蘆泡茶器”產品,投入市場生產後長期供應給某電商公司進行銷售。一段時間後,該公司不再找鄭某拿貨了,但其網店中的同款產品依然在“熱賣”,鄭某遂向德化法院提起侵權訴訟。

“行業要有行規,企業要講究誠信,被告你‘串貨’就不對了。”“原告也要統一一下出廠價格,多個平臺多個銷路啊。” 本案特邀調解員——陶瓷藝術大師聯盟常務副秘書長張明貴和陶瓷同業工會秘書長徐文淵瞭解案情後,很快從自身專業優勢出發,分別做起了雙方當事人的工作,從“行家裡手”的角度深入分析雙方生產經營存在的問題,加上法院的釋法明理工作,很快促使雙方達成和解:鄭某撤回起訴,且繼續與被告簽訂爲期3年的供銷合同,雙方從“訴爭雙方”變回“合作伙伴”。

知識產權保護不是“獨角戲”,需要多方協同唱好“合奏曲”。除了與行業、協會聯手解紛,德化法院還聯合宣傳部、公安局、文旅局、市監局、陶瓷辦等建立知識產權協同保護中心,重點做好保護協同、管理協作、調解銜接三項工作,定期舉辦座談會,持續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製售假冒僞劣商品專項行動。2023年以來,該院訴前化解知產糾紛538件,其中聯合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解紛16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