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研究「生質甲烷」 減少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

有些德國農場在利用牛糞與草料在製作沼氣,而沼氣的主要成分就是甲烷。(圖/techxplore)

爲了制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歐洲各國都同意必須制裁俄羅斯,但在實際做法上卻一直投鼠忌器,因爲俄羅斯供應了歐洲主要的天然氣。德國開始考慮農牧場的「生質甲烷」,也就是舊稱的沼氣生產,可能是解決方案之一。

在柏林以西一小時車程的彼得凱姆農場(Peter Kaim's farm),有着德國較大規模的生質甲烷工廠,原料是農場裡常見的有機廢物,包括糞肥、玉米和草料,全都放進巨大的圓筒裡,由細菌驅動「甲烷化」的腐質過程,當然,氣味非常強烈。

所生產出的沼氣可以供應給Ribbeck村的迷你發電廠,足以爲該村大約 20戶家庭供暖,設計這一套沼氣發電系統的彼得凱姆得意的告訴記者,「我們農場100%的能源都自給自足。」

當烏克蘭戰爭爆發後,這位農民立即投書給政府,呼籲應該正視沼氣發電的潛力,他表示如果國家願意提供有利可圖的政策,生質甲烷可望成爲德國能源中更大的部分。

在烏克蘭戰爭之前,德國從俄羅斯進口55%的天然氣、一半的煤炭和大約35%的石油。但是如今柏林爲了配合制裁,必須擬出降低對莫斯科能源依賴的政策,因此沼氣行業也就在這一波能源危機中看到了自己的機會。

德國政府本月宣佈,「希望增加綠色天然氣的產量」,所謂「綠色天然氣」就是「生質甲烷」,也就是沼氣,這表明他們的意見正在被採納。但目前,沼氣僅佔德國能源消費量的1%。

德國沼氣生產商聯合會主席霍斯特‧喜德(Horst Seide)表示:「如果政府願意降低一些監管障礙,我們可以立即提高20%的產量,相當於5%的俄羅斯天然氣進口量。」

德國沼氣在2000年代初期曾盛極一時,當時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其成爲歐洲領導者。然而從2014年開始情況有了改變,主要反對意見在於「污染」,生質甲烷在大規模工業化的過程中,會帶來水污染、污染氣體泄漏的風險,被批評造成嚴重環境問題。

而且更重要的是,當時在生質燃料的製作過程中,會使用糧食作物來製作燃料,這影響了糧食安全而受到批評。

因此德國沼氣設施自2014年以後急劇下降,在2013年有1,526座,到2014立即剩下94座,到 2021年僅有60座。

該行業表示,開發初期確實有不少問,但是如今已經從錯誤中吸取了教訓,比如以往使用玉米爲材料,但如今已經可以使用農業廢料來進行。

但是,根據德國環境署的數據,目前德國生質甲烷的有機物質中,仍有80%來自特殊種植的作物,顯然技術還尚待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