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外國留學生遇見珠海北山村,他找到了熟悉的國際味道

爲積極推進網絡強村賦能“百千萬工程”有效實施,在廣東省委網信辦指導下,廣東財經大學網絡傳播學院會同珠海市委網信辦、香洲區南屏鎮人民政府及北山社區聯合推出微紀錄片《Hi北山—外國留學生講述廣東省珠海市北山村高質量發展故事》。

珠海市北山村,這座擁有780多年曆史的古村落,既保留了傳統的古建築魅力,更融入了現代化和國際化的活力。5分鐘的影片中,外國留學生Phil帶領大家探索北山村獨特的國際化發展之道。影片不僅展現了北山村網紅打卡點,更通過四位在北山工作和生活的人士的故事,闡釋了北山村爲何吸引了衆多年輕人回村創業,吸引來自港澳和世界各地的青年前來定居和發展的蝶變國際村之道。

香港創業青年吳承軒是衆多被北山吸引的人之一。他表示:“在北山,我感受到了深厚的文化認同,這裡擁有得天獨厚的商業土壤和成熟的經營氛圍。”這種獨特文化認同感與商業機遇的結合,成爲吸引港澳青年選擇北山作爲創業發展基地的重要因素。

17年前,薛文因父親對北山古建築的熱愛而來到北山村。在父親去世後,薛文和弟弟薛軍決定從古建築修復開始,逐步將北山打造成爲文化品牌。通過不斷地探索和嘗試,他們通過舉辦北山音樂節,將古村落的歷史底蘊與現代藝術相融合,找到了獨特的發展模式。薛文表示,北山村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扶持。這種支持爲北山村的繁榮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使得這個古老的村落在保護傳統的同時,能夠擁抱現代化和國際化的未來。

北山村的蓬勃發展,吸引着越來越多的本地青年返鄉,爲這片土地注入新的活力。作爲本地鄉賢的楊劍榮,在具有悠久歷史的保遐楊公祠中運營北山藝術中心。他希望將中國傳統文化與古建築的活化相結合,延續“保遐學堂”教育培訓的傳統功能。北山村堅持“以文化創新引領古建活化”初衷,讓老祠堂老民居修復後變身現代時尚文化藝術空間,從而煥發出勃勃生機,爲中國的古建活化和古村落保護髮展提供了成功的實踐範例。

來自美國的Sana在北山生活和工作已有15年。她眼中的北山既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又充滿了國際化的現代氣息。“北山感覺既現代又新穎,也保留了中國古老的傳統價值觀,它把新舊文化融爲一體。”Sana的話道出了許多外國人選擇在北山生活的原因。

如今,北山村共有商戶220餘家,每日客流量超過2萬人次,其中30%是來自中國港澳和世界各地的國際青年。北山村“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氣質,與其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密不可分。容閎被譽爲“中國留學生之父”,楊匏安東渡日本,是中國華南地區新文化運動和馬克思主義傳播的先驅。北山村,70%以上的家庭有港澳和海外親屬。百餘年來,北山村人養成了“放眼看世界,敢爲天下先”的精神氣質。

北山村既是歷史的,也是當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它已經成爲踐行“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大鄉村樣板,展示了中國傳統村落在現代化進程中的獨特發展路徑。這個曾經普通的小村莊,如今已成爲中國與世界交流的重要窗口,吸引着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客。

文 記者 錢瑜圖 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