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董事長,餘承東未必高興

作者 | 朱曉宇

編輯 | 邢昀

餘承東坐上了華爲爲其“私人訂製”的終端BG董事長職位,表面上看加官晉爵,但華爲內部傳出來的信息似乎並沒有那麼簡單。

近日華爲官宣餘承東職務調整,由終端BG CEO變更爲終端BG董事長,不僅華爲官網同步更新上述信息,餘承東的微博認證也完成變更。

以前餘承東本人在微博上非常活躍,保持着高頻率更新,最高時一天動態將近10條,並積極爲華爲的多項業務做宣傳。此次職務調整前後,餘承東先是保持沉默11天,之後纔在微博簡短地更新兩條(兩天)。

據接近華爲的知情人士表示,卸任CEO可能並非餘承東所願。雖然餘承東還是該部門的最高層,但是突然增設了一個董事長的職務,並且安排何剛接替CEO,或許是因爲高層希望把終端BG的決策鏈延長。

該知情人士強調,“這也表明,高層希望餘承東退居幕後,給後輩讓路。”

1、無法“遙遙領先”的餘承東

餘承東職位調整的時間點,跟華爲近期所經歷的問界M7運城交通事故重合。此前不少猜測指向兩者的相關性。

4月26日,侯平高速山西運城段一輛問界M7追尾養護車起火,致3人死亡,引發外界對問界汽車安全性的質疑。而問界正是華爲與賽力斯聯手合作的產品。

4天后,華爲內部做出了新的人事任命,餘承東擔任終端BG董事長。實際上,在華爲的組織架構中,終端BG董事長的職位先前並不存在。相當於是爲餘承東“私人訂製”了一席職位。餘承東未來的側重點,華爲方面也暫時未對外公開透露具體細節。

5月10日,華爲官網更新管理層信息,對外官宣變動。截至目前,餘承東共計擔任華爲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主任。

外界對餘承東這一次職位調整,有升職一說,也有明升暗降的聲音。

人事變動發生在問界M7交通事故引發的負面輿情之際,質疑、指責甚至上升到整個華爲品牌,部分人士猜測——餘承東是否會告別智能汽車業務,以及權力會不會被收窄?

有報道援引知情人士表示,此次爲正常管理任命,餘承東昇任董事長,方便其退出手機業務,All In 造車,讓餘承東有更多的精力爲消費者打造精品。

然而,無論是餘承東力推的智選車業務,還是其一手扶持起來的手機業務,全部在華爲終端BG體系下,原華爲終端BG、首席運營官何剛接任華爲終端BG CEO,意味着其要同時兼顧手機和汽車兩大業務。

華爲近年的發佈會上,手機等重要產品往往由何剛發佈,新車型相關則由余承東發佈。

按照華爲以往的慣例,未來何剛或許將走向臺前,有可能承擔起智選車業務發佈會主講人的角色,而餘承東擔任的角色,或從之前的最高執行者,變成幕後指揮官。

在4月24日舉辦的華爲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發佈會上,已經於2023年9月卸任華爲汽車BU CEO並升任董事長的餘承東並沒有出席露面,升任車BU CEO的靳玉志,首次以主講人的角色承擔起整場發佈會,併發布華爲全新智駕解決方案品牌“乾崑”,而行業內也將靳玉志的亮相稱之爲——車BU正式進入靳玉志時代。

餘承東這些年已經成爲華爲汽車業務的標誌性人物和核心推動者,但華爲內部造車多條腿走路,主導to C智選車模式的餘承東因爲過於激進,也屢屢發生與公司路線的摩擦、拉扯,於是就有了餘承東在心聲社區留言“若干年後,大家會看明白的”,“HUAWEI問界”標識事件等。

據接近華爲的知情人士表示,智選車模式一直面臨着要承擔C端風險的隱患。餘承東所主導的造車策略側重於爲車企提供賦能支持,而非直接涉足整車製造。但是爲了爭取市場份額,最終承擔多重職責,既要履行供應商的角色,又要面對終端市場所帶來的各種風險。

“這次事故直接把不該承擔風險的華爲給暴露出來,激起了高層的不滿,調動餘承東目的是調整運營模式的隱患,而何剛先前的職位就是華爲終端BG首席運營官,正好彌補了智選車運營模式的風險。”

2、內部權力結構的重新分配

實際上,餘承東確實有意避開公衆視野,變動此前就有跡可循。

前兩週火爆的北京車展上,深諳流量就是王道的各家車企大佬們,紛紛親自下場與消費者互動,但是一向活躍愛說話的餘承東,在這次車展中顯得格外沉默,甚至特意避開了北京車展熱度最火的前兩日,與其他車企大佬錯峰出現。

不久前媒體曾爆出,任正非下令禁止內部再提及遙遙領先,說一次罰款一萬元。有科技博主曾表示,消費電子領域,死機重啓就行,不會有嚴重後果。所以在手機領域對產品的誇張不會出大事故,但是汽車領域就真的會死人。

恐怕也是基於此,求穩務實的任正非,對於在造車領域激進踩油門的餘承東,多次念出“緊箍咒”。

作爲企業的掌舵者,任正非保守求穩,更注重華爲整體的發展和品牌形象,而餘承東作爲職業經理人,更多的是從業務發展角度出發,如何能更大限度地讓負責的業務衝進第一賽道。

在all in手機賽道時,餘承東的激進不少得罪同行,然而在華爲兩條腿走路的汽車業務線上,餘承東要衝第一的瘋狂,不免也會在內部激起更多反對的聲音。

尤其是車BU和智選車業務線涉及不少車企,背後的汽車產業鏈更加複雜,因此,在面對任何潛在問題時,能夠迅速作出調整與割捨的決定,變得尤爲重要且緊迫。

餘承東的變動,實際上也是華爲內部權力結構的重新分配。

一直以來,關於造車華爲內部分爲兩派:以徐直軍爲首的保守派,堅持“華爲不造車”並支持HI模式;和以餘承東爲首的激進派,力推造車併爲智選車模式站臺。

在華爲的組織架構中,雖然餘承東擔任車BU業務的董事長,不過車BU業務多了一個最高負責人——華爲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同時,徐直軍也是車BU業務的主推和力挺者。而車BU下的HI模式實際上是“華爲不造車”最直白的說明。

換句話來說,餘承東雖然擔任車BU業務的董事長,但沒有實權,並不直接負責該業務線的具體事務。如今,餘承東再度升任終端BG業務董事長,或許也將面臨相同的處境。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這次業務線的調整,可能意味着餘承東在華爲內部的權力鬥爭中逐漸退出一線業務,專注於公司的幕後工作,統籌全局,以維護好各個子品牌的利益。未來,餘承東的戰略重點可能轉向強化產品性能、產品創新以及提升消費者體驗等方面,而非單純依賴營銷。

或許對於餘承東來說,把自己辛辛苦苦培養的兩大業務,慢慢交棒給親自培養的何剛,也不失爲一件好事。只是華爲的發佈會上,“遙遙領先”成爲過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