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的多邊關係 纔是突圍良策

大陸在選前的敏感時刻,宣佈完成貿易壁壘調查,並啓動了中止ECFA早收清單商品關稅減讓的措施。儘管蔡政府認定是介選的政治操作,但沒有人敢否認,大陸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臺灣的經貿發展。

蔡政府執政近八年,將兩岸關係降到冰點,連ECFA的議題,都被迫捨棄兩岸直接對談,只能不斷主張迴歸早已被各國淡化角色的WTO機制,不能有任何積極的作爲。並不是蔡政府不想對話,而是陸方壓根不給機會。

爲了突圍,蔡政府積極爭取加入區域組織,今年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的簽署,讓蔡政府沾沾自喜,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也打出延續蔡政府對外關係路線的政見。

只是,不管是那一個國際組織,背後都有中美關係的影子,兩大國之間的利益牽扯複雜且龐大,美方不可能爲了臺灣,犧牲本身在中國的利益,這也是臺灣在擴展經貿協定談判的過程,只能被動等待美方推一把,而美方的態度,最大關鍵更取決於中美關係的變化。

即使ECFA已如蔡政府所言,中止也影響有限,但大陸能出的牌絕對大於臺灣。陸方選前丟出中止ECFA部分產業上游商品的關稅減讓優惠,未碰觸與民生直接相關的農產品,甚至恢復石斑魚進口等措施,將執政黨與臺灣人民切割的意味濃厚。

據此,在陸方對臺仍存有善意的前提下,未來不論何人當選新總統,面對國際局勢的變動,彈性維持多邊關係以求突圍有其必要,過程中,絕不能刻意輕忽陸方的角色,設法修補兩岸關係的裂痕,才能避免臺灣的路愈走愈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