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退保”黑產現狀調查:一單抽四成,許諾“全程代辦,全額退保”,非法中介仍活躍⋯⋯
每經記者:塗穎浩 每經編輯:張益銘
披着維權的外衣,謀取不當得利。近年來,“代理退保”不法分子以“全額退保”爲宣傳噱頭,誘導消費者進行惡意投訴,過程中收取高額費用,形成黑色產業。去年全國首例以“敲詐勒索罪”判決的“代理退保”黑產案判決出爐,打擊“代理退保”黑產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當前,“代理退保”組織層出不窮,《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社交平臺上,不少以“XX法律諮詢”“XX法律服務中心”等命名的賬號密集發佈“全額退保”的視頻、文章來做誘餌,在投保人詢問時引導添加私信,繼續經營着“代理退保”的生意……
在提出退保需求諮詢後,一位自稱維權指導的“曾老師”向記者透露,其收費是按照“追損的30%,即維權成功後到賬金額減去現金價值之後的三成”。記者從多方瞭解到,代理退保組織收費多的能達到40%,收費較低的也有20%。
“我找了一個(中介),說是要寄實名電話卡,全程由他們操作,收退保金額的25%。”最近諮詢過代理退保的小曹很糾結,擔心賠了夫人又折兵。
溝通方式隱蔽,一單抽成20%~40%
“我找了一家專業退保中介,對方說退下來收取服務費……”小曹最近在網上看到“全額退保”的操作,希望能找所謂的“專業人士”幫自己退保。“這家中介說全程由他們操作,成功後收費25%。”小曹算了一下,自己交了3萬多保費,退保成功後要給中介大幾千的費用。
“代理退保”組織層出不窮,記者在社交平臺上搜索“退保”“全額退保”等關鍵詞發現,仍有不少“XX法律諮詢”“XX法律服務中心”等爲名的賬號密集發佈“全額退保”信息。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目前代理退保組織溝通方式隱蔽,比如讓投保人添加其賬號私聊,社交平臺主頁簡介中的聯繫方式由各種符號區隔,看起來像是“接頭暗號”。一個名爲三木法律諮詢的博主回覆表示,代理退保要根據保單情況作下評估,但由於平臺屏蔽多不方便交流,需要交換聯繫方式私下交流。
一些賬號頁面極爲相似,比如以“保立退法律指導”“保來退法律指導”命名的多個賬號的介紹均顯示“只做指導,不做代理”“不收定金,成功後才收費”等字樣,發佈的視頻內容主要是“全額退保的常見問題”“幾個步驟教你全額退保”,對於網友留言提問,則一概回覆“私聊”或“關注”等內容。
一擁而上做代理退保的生意背後,中介賺得盆滿鉢滿。記者與多個代理退保中介人、有退保經歷的投保人溝通了解到,目前代理退保組織收費多的能達到40%,收費較低的也有20%。
業內人士坦言,“代理退保”黑產猖獗背後,是行業或部分公司存在制度、規則方面的漏洞,給了不法分子套利空間。去年9月,金融監管總局發佈《保險銷售行爲管理辦法》,明確銷售人員離職後不得慫恿客戶退保,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同時,險企要將這一禁止性要求作爲書面承諾,與銷售人員簽訂委託合同時一併簽署。
此外,明確任何機構、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違法違規開展保險退保業務推介、諮詢、代辦等活動,誘導投保人退保,擾亂保險市場秩序。
相關判決落地!律師:涉及這些違法行爲
2022年10月,公安部、原銀保監會、市場監管總局三部委聯合下發《關於整治代理退保黑產亂象的通知》,部署專項整治行動。
2023年5月,全國首例以“敲詐勒索罪”公訴案件判決的“代理退保”黑產案件引發市場關注。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人民法院判決6名涉“代理退保”黑產不法人員犯“敲詐勒索罪”,判處拘役5個月(緩期8個月)到有期徒刑3年10個月不等的刑罰,並處2000元至1萬元不等的罰金。
據瞭解,該案涉案人員通過設立信息諮詢公司,僱請員工從事保險代爲退保業務,藉助微信、抖音等網絡平臺發佈“可辦理全額退保”等信息,誘導保險投保人委託該公司進行代理退保,以杜撰、虛增保險公司違規行爲的方式編寫投訴信,向監管部門惡意投訴保險公司,保險公司被迫損失13萬餘元。
與此同時,黑產不法分子在誘導消費者委託其“代理維權”時,常常要求消費者提供身份證、保單、銀行卡、聯繫方式等涉及個人隱私的敏感信息,極有可能導致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資金受損、失去保險保障,甚至遭受詐騙風險。
2023年8月,武漢市東西湖區人民法院判決5名涉“代理退保”黑產不法人員犯“詐騙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拘役5個月(緩刑6個月)到有期徒刑5年9個月不等的刑罰,處3000元至3萬元不等的罰金,並責令向被害人退回贓款28萬元。
康德智庫專家、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唐世宣律師表示,“代理退保”黑產不法人員可能涉嫌多種違法行爲,包括但不限於:
詐騙罪:通過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等手段,誘騙客戶支付高額費用以辦理全額退保,而實際上無法實現全額退保或僅退還部分金額,從而騙取客戶錢財。
敲詐勒索罪:一些黑產團伙會利用掌握的客戶信息或僞造的證據,向保險公司施壓,要求給予額外的退保金或補償,否則就進行惡意投訴或舉報,這構成敲詐勒索行爲。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在代理退保過程中,不法人員可能非法獲取、出售或提供客戶的個人信息,嚴重侵犯了客戶的隱私權。
風險提示:通過正規渠道辦理保單服務
19日,招商仁和人壽發佈關於謹防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義行騙的嚴正聲明,稱“近期,有不法分子假冒招商仁和人壽名義,通過向社會公衆撥打電話、發送短信等形式,以保單退保、生存金或滿期金領取、保單檢視、兌換禮品等爲由,實施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應稱,“公司電話中心收到個別客戶電話反映,有陌生人主動聯繫其聲稱幫助保單檢視、承諾全額退保等,誘導客戶提供保單、險種等信息。爲避免對客戶造成損失,公司在收到個別客戶反映後,立即發佈官方公告進行風險提示,提醒消費者通過正規渠道辦理保單服務,切勿輕易向陌生人泄露自己個人信息,以防上當受騙。”
對於未經授權以保險公司名義發佈退保信息,唐世宣指出,除了上述違法行爲之外,“代理退保”黑產不法人員可還可能涉嫌違反《保險法》等相關法律法規。
今年5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關於警惕涉金融領域“代理維權”風險的提示》,提示“代理維權”亂象可能給消費者帶來財產損失、信息泄露、法律責任等風險。
比如,消費者一旦簽署所謂的“代理維權”協議,不但需支付高額維權費用,還有可能被非法侵佔維權退還資金,甚至被套取貸款、信用卡資金,將面臨資金損失。消費者提供個人信息後,可能面臨信息被泄露倒賣風險。消費者如想終止“代理維權”,不法分子可能根據掌握的信息,對消費者及親友進行騷擾恐嚇,干擾消費者正常生活。不法分子誘導消費者採用涉嫌違法違規的手段進行維權,甚至被誘導參與非法集資等,消費者一旦聽信教唆,可能被捲入報假警、僞造證據資料、敲詐勒索等違法違規行爲。
對於有退保需求的消費者,唐世宣建議採取以下方式維權:直接撥打保險公司的官方客服電話或前往保險公司營業網點諮詢退保事宜,瞭解退保流程和所需材料;通過正規渠道反映訴求,如果對保險公司的退保處理有異議,可以通過保險公司公佈的官方維權熱線或服務渠道反映訴求,也可以向監管部門投訴。
律師提醒:在退保過程中,消費者應妥善保留與退保相關的所有證據,如保險合同、繳費憑證、退保申請書等,以便在發生糾紛時作爲證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