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人本城市!16公里鐵路廊道 可望成桃園最長綠園道

桃園鐵路地下化將釋出地面約16公里路廊,但市府考量人本交通,暫不規畫多車道,希望以綠色運輸爲主並設置全市最長綠園道。示意圖。圖/桃園市都發局提供

桃園鐵路地下化預計2030年完成後,將釋出地面約16公里路廊,都發局今提出5大旗艦計劃,最大亮點是都市縫合後打造全市最長的綠園道。地方建議,路廊騰空後不能只新增車道,呼籲將整體大衆運輸納入思考。市府迴應,未來路廊會跳脫車本主義,強化人本交通,也會規畫替代道路並設置公車專用道,因應未來交通變化。

距離桃鐵地下化完工預計還有6年,鐵軌騰空後的路廊規畫備受矚目,尤其周邊平行的臺1線車流量大,外界盼望鐵路地下化後,可形成桃園另一條交通動脈。但未來路廊是否應增設多車道,地方仍有不同想法。

都發局長江南志今指出,過去臺北、新北路廊騰空後,分別設置市民大道和縣民大道,都是以設置多車道爲目標,按原先規畫,桃園騰空路廊本也將配置雙向2車道,但去年人本交通議題發酵,市府思維也調整。

江南志說,目前都發局以人本交通思考,盼以綠色運輸爲優先,甚至效仿國外設置帶狀公園,但實際車道縮減的程度,仍須以交通分析決定,未來進入實質規畫時,將進一步配合整體交通行爲,調整出最適宜的人車平衡設計。

市長張善政在市政會議表示,市府後續規畫將搭配周邊交通,並以巴黎香榭大道爲目標;隨着鐵路地下化及附近工業區土地重劃,臺1線未來大型車輛可能會減少,儘管現在無法完全掌握附近的交通變化,但可以透過監控交通流量進行合理推測,包括規畫替代道路、設置公車專用道等維護交通。

議員彭俊豪、凌濤表示,桃園缺乏南北縱向幹道,開闢新路廊可望紓解車輛紓解,但若僅新增一條一般道路,恐無法迴應市民期待,市府不能只想把更多車引到路上,而要規畫起橫縱相接的大衆運輸網,透過串接公車、捷運,讓市民方便使用大衆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