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抄襲50年前的博士論文,拆分後發了2篇SCI。網友:50年前的論文到了今天還有創新性?能發?
隨着互聯網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查重工具在論文發表中被廣泛應用,直接抄襲論文的難度越來越大。於是就有“大聰敏”將主意打到了尚未上網的論文身上。在過往的報道中我們見過通過各種手段偷盜他人論文,然後發生了在同一年出現兩篇一模一樣畢業論文的情況:
2021年曝光的第一起案件發生在2016年,北理工原創者的論文發表時間爲2016年1月1日,而抄襲人陳某的論文發表時間爲2016年11月28日,較原創者晚了11個月。
在第一起案件曝光4天后,第二起同類型案件曝光。第二起案件的抄襲者與被抄襲者均在2018年提交論文和答辯,抄襲者的論文提交日期比被抄襲的倒黴蛋要晚6個月。這兩起學術不端案件都是抄襲者利用了被抄襲者的論文提交但尚未入查重庫的bug完成了對全文的100%抄襲。
然而不管是抄襲者是從不良查重軟件運營者那裡購買其盜取的他人畢業論文,還是通過其他手段獲得了這些畢業論文,這樣的漏洞還是可以被補上的。比如,縮短論文入查重庫的等待時間,再比如論文批量入庫時,文庫進行直接用軟件進行二次查重等等。
正因爲這種方法對於學術造假者來說絕非萬無一失,他們就盯上了那些,非同種語言撰寫的文章,以及沒有入庫並且大概率再也不會入庫的文章。像這樣的論文抄襲,有着天然的信息隔閡,查重軟件對此是束手無策,只能由舉報人通過舉報舉證來肅清科研環境。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學術不端案件就是這種情況:
一名來自波蘭的數學教授Daria Michalik在2016年和2017年抄襲了一篇波蘭數學家、拓補學家Zbigniew Furdzik在近50年前(1968年)寫的博士論文,將那篇博士論文變爲兩篇SCI論文進行發表。
50年前?1968年,這是什麼概念呢。這篇博士論文和伍佰、陳紅、劉玉玲、席琳迪翁這些人一邊大。
用Retraction Watch的話來說就是:這篇博士論文在五十多年前就完成了,那時候美國還沒把人送上月球呢!
並且這篇博士論文的作者現在已經過世了,論文本身也未曾發表過。bug已經被Daria Michalik教授給卡成這樣了,爲何接收了那兩篇抄襲論文的Top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編輯部能夠知道此事,並於上個月23號,2024年5月23日,做出決定併發布撤稿公告呢?
從這兩篇文章的撤稿公告我們可以得知,編輯部是收到了相關投訴舉報:“……after receiving a complaint about citation issues. ”
在接到舉報後,編輯們徵求了進一步的獨立審覈。最終評審結果表明,文中的陳述與 Z. Furdzik 的博士論文 [O własnościach pewnych rozkładów przestrzeni topologicznych na iloczyny kartezjańskie, 1968 (unpublished, in Polish), Institute of Mathematics of the 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s, Warsaw] 存在大量重疊,且沒有適當的引用。
大家都知道的,文本大量重疊且未正確引用這種操作其實就是抄襲。那麼問題來了,Daria Michalik教授爲何能獲得這篇50年前的博士論文,又爲何50年前的博士論文在近50年後還能被SCI期刊發表。它的創新性真的有這麼高嗎?過了50年都值得被髮表。
Daria Michalik教授在論文發表時,在位於波蘭首都華沙的波蘭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擔任助理教授。Zbigniew Furdzik的博士就是在波蘭科學院數學研究所讀的。儘管那篇博士論文未被髮表,但機構本身是有好好保存過往學子們的畢業論文。
至於 Top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爲何能發表這樣的一篇文章,大家看一下,它作爲一個老牌期刊,歷年來的影響因子情況也就懂了。
面對兩篇論文遭遇編輯部直接撤稿的情況,Daria Michalik教授至今沒有對Retraction Watch提出的評論請求做出迴應。也不曉得Daria Michalik教授這份抄襲的時間跨度能不能創下抄襲文獻的時間跨度紀錄。畢竟根據解螺旋目前搜索到的情況,已知間隔最久的抄襲,是抄襲了35年前的論文。
最後,我們還是希望未來能有更好的技術可以解決論文發生跨語言跨抄襲以及在互聯網時代以前發表或寫作的論文被抄襲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