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老師荒 新北跨局處討論找解方

新北市政府副秘書長柯慶忠(右一)昨安排警察、民政、社會及衛生等單位做跨局處討論,也邀請教解剖學的老師到場交流意見。記者王慧瑛/攝影

北部醫學系面臨「大體老師荒」,教解剖學老師四處奔走找教學遺體,困境經本報報導,新北市政府副秘書長柯慶忠經多次會前會,昨邀集警察、民政、社會及衛生等單位跨局處討論,也找來教解剖學的老師參與討論。初步共識是新北市須成立教學遺體收集機構,才符合「解剖屍體條例」中的「所在地」要件,讓無主承領遺體使用在教學,解燃眉之急。市府強調,處理遺體要慎重,法制面完備才能上路。

北部醫學院密度高,大體老師由北區教學遺體聯絡中心當窗口負責收募及分配,中心夥伴涵蓋8所醫科,分別爲臺大、北醫、國防、陽明、長庚、輔大、馬偕、清大,1年約需80具遺體纔夠用。北區教學遺體聯絡中心統計,2021年遇疫情衝擊,中心承領遺體47具,其中9具來自安置或路倒,捐贈佔38具。

2022年中心承領遺體是63具,2023年略爲上升到80具,今年到4月底,共有28具,安置或路倒有5具,整體供需仍吃緊,老師們憂心,若持續惡化,未來醫科生上解剖課勢必要更多人共用一具大體,對授課品質、解剖訓練都不利。

臺大醫學院解剖學科教授李立仁直言,北區教學遺體聯絡中心每年約可收到600份捐贈大體同意書,現代人普遍高齡,簽署到捐贈還有多年時間,開拓無主遺體挹注在教學仍是重要一途。

柯慶忠表示,市府彙整警察、社會、民政、衛生、法制等各單位的意見,也借鏡北市經驗,初步共識是新北市須成立教學遺體收集機構,才符合「解剖屍體條例」中的「所在地」要件,無主遺體交給醫學院使用纔有依據。

究竟是要成立新北市教學遺體收集機構,還是從臺北市教學遺體中心去改名,以便涵蓋新北市等縣市,李立仁說,近期北區教學遺體聯絡中心將開會,改名一案會是一項議題。

立委吳宗憲曾是檢察官,他主張,可參考北市作法,將「新北市處理無名屍辦法」修訂得更完備,加進對已查明姓名、身分而無家屬者,可依「解剖屍體條例」規定辦理,行政上去突破、合作應不是問題。

律師謝孟高說,依母法「解剖屍體條例」第3條規定,無親屬請領的屍體,由警察機關或衛生機關通知所在地醫學院組成的屍體收集機構,依法新北市政府可輔導轄區醫學院成立遺體聯絡中心。謝認爲,新北市府來做會比中央修法更快。

李立仁說,無主遺體帶回醫學院後,經防腐處理,透血管灌流,至少1年後才用上。防腐、靜置到啓用前,曾發生有家屬出現,擲筊問亡者「是否願意跟我們回家」,若家屬執意將已完成防腐的遺體帶走,校方絕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