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天生迷你眼球,還患有白內障,廣州眼科醫生助其重見光明

71歲的李叔(化名)是一位先天性雙眼真性小眼球患者,普通成年人眼軸約爲24mm,而他的眼軸只有16mm。如果說普通人的眼球大小像荔枝,李叔的眼球大小就像是兩顆龍眼。

2012年,李叔因真性小眼球併發白內障青光眼,在某眼科醫院接受了手術,結果在手術過程中出現爆發性脈絡膜上腔出血,手術失敗,右眼終身失明。後來,他遠赴美國眼科醫院繼續求醫,但因手術風險太高,而被醫生“婉拒”。回國後,他只能繼續在原來的手術醫院接受治療,但眼睛情況也沒能得到改善。連周圍一米的東西都看不清,行動也非常不便。

直至2023年6月,李叔抱着“試一試”的心態來到了廣州愛爾眼科醫院,向知名眼底病專家廣州愛爾眼科醫院副院長張靜琳問診。

此時,李叔的左眼白內障已經非常嚴重,因爲小眼球的特殊性,晶體膨脹後還誘發了閉角型青光眼,眼壓高達34mmHg,視力只有0.04。張靜琳建議先控制住左眼眼壓,之後再進行後續治療,她爲李叔制定了系列方案,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時調整,終於有效控制住了眼壓。

眼壓得到了控制,但手術究竟是做還是不做?

據張靜琳介紹,李叔的眼球小,眼內結構非常擁擠,可供手術醫生操作的空間也非常狹小,患者在術中術後容易出現脈絡膜滲漏、驅逐性出血、玻璃體腔積血、視網膜脫離等併發症而導致視功能受損,術後效果很難預料。如果出現問題,那僅存的視力都保不住;如果不做手術,雖然能保留一定的視力,但隨着白內障繼續發展,會出現更多的併發症,同樣會導致失明。

爲了保住僅存的視力,李叔最終決定接受手術。爲在最大程度上減低手術風險,由廣州愛爾眼科醫院白內障青光眼科主任武哲明,和張靜琳、李永浩、李東豪三位副院長,以及眼底外傷科主任陳倩茵,共同開展多學科會診,爲李叔制定了詳盡的手術方案和術中一系列應急預案。最終由武哲明主刀,張靜琳和李永浩在現場提供支持,終於成功完成了這臺難度堪比“針尖上跳舞”的手術。

因爲真性小眼球的特殊性,術後一週左右,李叔的左眼開始出現黃斑水腫。對此,張靜琳和陳倩茵爲李叔定製了診療方案:在眼球旁註射激素進行治療,達到一定抗炎效果。一段時間後,發現李叔的水腫較之前有所下降,但仍有反覆,建議其結合中醫中藥治療,可以達到控制炎症、減輕水腫的目的,還有益於減少黃斑水腫的復發頻次,能夠有效提升視力。

經過幾個月不間斷的結合治療,李叔的黃斑水腫終於得到有效控制,在術後的多次複查中,也沒有出現復發跡象,視力更是從0.04提高到0.2。對於這個結果,李叔感到十分滿意。在2023年年底手術後和2024年6月複查後,李叔兩次爲醫生們寄來了感謝信,“我非常感謝醫生們,他們給了我光明”。

李叔與副院長張靜琳(左二)、眼底外傷科主任陳倩茵(右一)合影

張靜琳表示,黃斑水腫是視力下降甚至引起失明的“元兇”之一,通常需要長期管理以控制病情發展,除了激光光凝、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抗VEGF)以及手術等常見的西醫治療方式,像中醫裡面的中藥口服、穴位療法也是治療的有效手段,二者結合可以達到延長髮病間期或治癒的目的。

採寫:南都記者 王詩琪 通訊員 林曉梅 王寶儀

通訊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