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揭開違規用權“隱身衣”

春日的清晨,細雨微涼。一場熱烈的討論正在湖北省宜昌市紀委監委第十審查調查室內進行。

“圍標串標大數據分析預警平臺發現了一些工程項目的圍標串標疑點,想要鎖定問題,還需要利用該平臺從投標單位、招標代理間關係、疑似圍標公司等方面進行詳細分析。”

“除此之外,可以利用大數據平臺的企業綜合分析功能,把重點投標公司和招標單位的關聯度整理出來,深挖裡面有沒有跟公職人員利益輸送的問題。”

“還有重複發生的問題,要結合整治工程建設招標投標突出問題攻堅行動,把關鍵環節、關鍵對象找準,把整改落實抓到位。”

該市紀檢監察幹部葉京元和同事們一起研討宜昌市圍標串標大數據分析預警平臺提供的疑點問題。經過一上午的研討,葉京元把大數據預警平臺提供的信息進行梳理總結,並明確下一步需要平臺分析的數據類目、重點對象等,準備下午就協調市監管部門,利用大數據平臺開展深挖細查工作。

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要求,以大數據信息化賦能正風反腐。宜昌市紀委監委推動市發展改革委建立圍標串標大數據分析預警平臺,該平臺彙集超過86億條數據,平均每天數據共享交換超350萬條,覆蓋48個部門283個平臺系統,形成跨區域、跨部門、跨系統的大數據資源池。該市紀委監委深入參與圍標串標大數據分析預警平臺的建設工作,並深化數據資源開發利用,依靠大數據分析精準發現工程建設領域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加強信息查詢分析研判,探索形成“數據收集、信息比對、辦案引領、系統治理”閉環工作機制,推動工程建設領域規範用權。

據瞭解,圍標串標大數據分析預警平臺一旦監測到異常情況,能夠一鍵實現流轉辦理,橫向流轉至各主管監管部門、縱向流轉到紀檢監察機關。宜昌市紀委監委信息技術保障室副主任張學勇向記者介紹:“數字技術讓業務流程可視化,權力運行可追溯,也推動了監督辦案從經驗思維向數據思維的轉變,實現監督方式標準化規範化。”

記者瞭解到,宜昌市紀委監委此前開展工程建設領域專項治理,大數據平臺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談到具體工作,該市紀委監委第四監督檢查室副主任王煒介紹,給他印象深刻的就是平臺運行初期收到的一條預警信息。

當時,圍標串標大數據分析預警平臺顯示:“在猇亭區多個關聯項目中,出現多家投標公司報價呈規律性遞減的異常情況。”這種異常情況往往和黨員幹部違規用權關聯性較強,屬於比較隱蔽的問題線索。

根據自身的工作經驗,王煒坦言,發現圍標的問題線索一直是一個難點,能夠精準發現報價規律性遞減的疑點更是困難重重。

該問題線索被迅速轉至猇亭區紀委監委和區公安部門開展覈查。利用大數據平臺分析比對200餘條不同公司的投標信息、中標結果和項目資金實際流向,覈查組發現,串標的項目都和工程老闆易某某相關,而易某某中標的項目大多是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羅某某、局長黃某審批通過的,覈查組迅速把目光聚焦到羅某某、黃某身上。

宜昌市紀委監委利用大數據平臺深入挖掘相關問題線索,對易某某的項目投標公司以及涉嫌陪標的14家公司信息開展碰撞比對,篩查疑點數據1954條,發現易某某中標的實際施工方爲水利工程老闆王某某。

結合信訪舉報平臺數據分析,該市紀委監委發現在此之前已有反映“王某某和羅某某之間交往密切”的匿名舉報,覈查組隨後在王某某、羅某某、黃某等人的銀行流水信息中發現了端倪,調查工作就此打開了突破口。

“關聯項目數量往往比較大,並且存在招投標時間不同、地點不同、競標企業不同等複雜情況。以前依靠人工篩查的方式,很難發現報價規律性遞減這種情況,可能需要一到兩週纔能有眉目。現在,大數據平臺很快就能抓取並分析數據,給我們的調查方向提供重要參考,幫助我們快速鎖定了羅某某和黃某。”王煒表示。

在大數據平臺的有力支撐下,市縣兩級紀檢監察機關圍繞招標投標、工程款結算等線索跟進覈查、層層深挖。經查,羅某某、黃某利用職務便利,爲他人在項目信息獲取、項目爭取、工程款結算等方面提供幫助。羅某某、黃某還存在其他違紀違法行爲,最終兩人均受到開除黨籍和公職處分,並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平臺自上線以來,共計排查出疑點數據5000餘條。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循線深挖,立案25件。

大數據智慧監督不是簡單地將線下業務搬到線上,而是推動紀檢監察工作流程進一步優化、處置更規範。記者瞭解到,宜昌市紀委監委會同相關職能部門制定《全市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協作聯動工作機制》,不斷健全疑點數據推送、線索移交、信息反饋、辦案結果迴流等機制,形成“平臺共建、數據共聯、成果共享”的數字監督體系,讓監督更精準、更有力。

在大量數據分析基礎上,宜昌市縣兩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羅某某和黃某案件暴露出的體制機制問題,總結整理關於防止“圍標串標”亂象的規律認識,向猇亭區政府、區農業農村局、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3份,推動相關單位立行立改,形成“監督—辦案—治理”的完整閉環。

針對全市通過大數據平臺發現的面上問題,宜昌市紀委監委督促職能部門立行立改,以精準監督促精細治理,分析數據背後的制度漏洞,推動印發《宜昌市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招標評標定標辦法》等制度規範,推動形成工程建設領域制度成果32項,規範各類經營主體行爲,形成數字化治理的長效機制。

宜昌擁江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是當地一家小微企業,此前中標了點軍區安置房工程項目EPC項目,該公司負責人譚金城告訴記者:“現在競標越來越規範了,在評標的時候就能把一些圍標的企業快速剔除,推動整個市場環境公平公正,對我們小微企業、個體企業發展幫助很大,讓我們參與競標更有信心了。”(趙震)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