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看臺灣》旅行臺灣 漫無目的又自由自在(下)
作者腦海中殘留的臺東海岸印象,大概就是這張照片的模樣。(作者提供)
離開臺北後的下一站是花蓮,與其說是期待的花蓮的清水斷崖,不如是期待沿蘇花海岸的這段火車吧。
中學時就被電影諸如《練習曲》所害,環島海岸線是每一個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會有的執念吧。
「抵擋太平洋的堤壩」
不過說來好笑,現在翻起照片纔想起來,從臺北乘火車去花蓮是下午,行至蘇花公路時其實早已天黑,並未看到這一路的大海。
市井氣息濃厚、沒有新建高樓大廈、街頭的廣告牌好似內地九十年代的二三線城市、悠閒的機車大爺、山坳中的城市在大山的庇護之下。
不大的花蓮市,沒騎多久就到了海岸邊。
這可以稱之爲「抵擋太平洋的堤壩」了吧?(作者提供)
這可以稱之爲「抵擋太平洋的堤壩」了吧?
每每看到大海,總會給自己製造諸多矯情的思緒。
看到這樣生活在海邊的人,安靜地坐在涼亭中觀海的母子,總會想如果自己生活在一個海邊城市,會不會過着不一樣的生活呢。
雖不是一個晴天,但海水依然透明,反倒是和陰沉灰暗的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感似乎使這樣一個場景顯得尤爲不真誠。
🛵
專屬記憶
離開花蓮後坐火車去墾丁。
坐在位置上,心中默唸,請一直這樣開下去吧。
每一面車窗是一副油畫,駛過臺東的鄉村田野開始沿海岸線前行。
對火車以及火車旅行有執念的我來說,能夠在這樣的天空下享受這般旅程,算是此生無憾的體驗的吧。
在鄉間小鎮和海邊騎電瓶車好像就成了臺灣的專屬記憶。
趕在太陽落山之前白沙灘看了日落,在沒有什麼人的海灘上遇見兩個牽着手親密合照的女孩子,不知是不是一對小情侶。
在墾丁的第二天去鵝鑾鼻和龍蟠,是在雲中行走的一天。(作者提供)
在墾丁的第二天去鵝鑾鼻和龍蟠,是在雲中行走的一天。
在龍蟠草原上,面對大海,又一個人偷偷聽了七八點的《我所擁有的時間》,工作的第一年每天陪伴我加班返家的歌。
此行臺灣的最後一站是高雄,從墾丁坐大巴返回枋寮火車站,一路上大巴沿着海岸線行駛。
海邊有不少裝飾誇張的咖啡店,五顏六色的衝浪板讓我一下子想起了加州的santa monica海灘,明明已是好幾年前的記憶,這般一聯想,好像閉上眼也都浮現在了腦海裡。
不知是否由於前面幾天的旅行已經消耗完了大部分精力和好奇,又或者高雄本就是個無聊的城市,在高雄只停留一天,甚至都抱着一種「快點結束吧,把這時間打發掉」的心情。
可直到今年讀了臺灣作家王聰威的《濱線女兒》才知道,原來這片地方就是書中故事的發生地,哈瑪星,一個以鐵道和港口聞名的舊時繁忙城區。
高雄之行結束於這頓用高腳杯喝茶的凹造型小店,返回上海後開始一段還頗有期待的新工作。
現在再回想,自己也會羨慕當時那個,還能抱有期待之心的小朋友啊
(普魯士藍/上海)
(本文來源:柚子鋪臺灣交換生服務公衆號)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歡迎線上互動。